留在寂寞后的绚烂-初六告别上海

转发此文好事发生公众号首图.jpg

新春的祝福还没来得及捂热乎,人就离开了。上海物价很贵,美女很如云,帅哥很高级,空气很湿润,天空很碧蓝,只是自己少了些根基。

有时候会有种情何以堪的感受。出门走出小区,虽然地点不在downtown,但是春天中的少女还是很吸睛,不免让我对上海的美丽产生了更加深入的理解。

她们太美了,美的让女人都不好意思。穿的少,长的嫩,腰很细,腿很美。总之,春天的含义都写在了女人的气息里,不停喘息,让人目不暇接,流连忘返。

这几天在上海最大的感受是什么呢?这里人是真客气,真懂礼貌。

印象比较深刻的几个镜头是:

一,走过街道时,私家车一定让行人,非常客气,而且会可以等着你。

二,地铁里各种咨询台,保安哥哥,安检小姐姐,那都是相当地耐心,慢条斯理。身体不由自主地舒服了起来。总之上海你走到哪里,都不缺乏,认真和详细的指引。比较可贵的是,语气温柔且舒缓占绝大多数。

三,上海的年轻人。这里是个很包容的城市,无论是本地还是外地的朋友,只要你问,对方都非常乐意帮助。鲜少见到很跋扈的人。

四,老上海人仍然是耐心的top级,看到一个上海老人,你可以知道很多故事,很多资讯。

总结一句就是,舒服,成舒服了。

但可惜,最终没有留下来。我虽然爱慕这座城市的风华正茂,贪恋魔都的高端卓越。但是,此刻的自己,并没有可以留下来的充足自信和理由。

一,我没有这座城市应有的经济基础。一座大城需要一种气概。哪怕你不是很有钱,但你可以相当自信。但是我没有这个自信,也没有这个经济基础的时候。城市越大,内心越空洞。

二,我没有这座城市的刚需。刚需是可以培养和挖掘的。虽然短暂的七天我没能大范围地去谈这种刚需。但是我看了一些相关的工作和咨询后发现,这座城市,对于我这个专业,这个形象,这个年龄来说,刚需不那么紧缺。

三,上海是个太上进的城市。让我这种一天忙到尾的人,都自惭形秽。如果赶不上那速度,就退而求其次。

以上的理由,只是最浅的几个。更深的是,本能上的。这个说不清道不明。你觉得你不属于这里。

看着,超市里大量的外文,公交车里的上海引导语,还有昂贵的材米油盐,有一种像在国外的感觉。

那感觉,很礼貌,但少了些温馨,却多了一丝残酷。这是我内心的脆弱吗?也许是,也许不仅仅是。

真实的力量,勇敢的美丽,心灵的纯净。这些美德不足以成为这座城市的刚需。

那对于我这样的人,路在哪呢?

特别巧的是,我踉踉跄跄地走到了火车站准备回京时,被拦住了。

据说现在要等14天后才可以回。

命运又一次给我“最好的安排”。

回家吧,在那里去寻找自己的最深的根基。

火车上,我打开神奇的键盘,开始创造我的大命运。

回去见老妈,见咱的父老乡亲去了。

沧桑扑面,心怀大千,写去~~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