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3-2017【挑战第67天】阅读的工具、方式与重点

2017年3月23日   星期四   晴(这几天,阴和晴交叉着。)

【早起】05:08   【睡觉】22:00

【学习】

1、丽谦语音频道听早课。

2、诵读心经、太上清静经各一遍。

【锻炼】

抡胳膊237个,面壁蹲墙15个。

【心赏日记】

学习时间管理100讲第67讲心得。

今天叶老师继续上一讲阅读的内容:怎样的工具?如何具体进行阅读?有什么提示?

1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工具很重要,我们阅读要选择什么样的工具呢?我们一般会想到纸质的书籍,好象拿着一本书才会有阅读的感觉。其实不然,现代科技的发展,各类电子产口的出现,有了很多可以阅读的软件,纸质的书籍不方便携带,电子书则克服了这个不足。比如小米的多看阅读,喜马拉雅可以听书,下载一些相关的APP就能阅读。但是如果我们每天要用手机阅读,又担心会伤眼睛,有人又发明出不伤眼睛的KINDLE。叶老师自己就是大量的时间都用KINDLE,充分利用碎片时间,很方便。

具体如何读?我们可以按需,或按主题,按人生积累某一方面的能力。阅读如果仅是停留在阅读,意义不会太大。如果要对我们有帮助,一定要做笔记,可以做思维导图,做PPT,便于分享。如果用软件读的话,也有电子的标注,真的是很方便。和印象笔记做关联,印象笔记可以共享给他人。通过做电子标注,积累素材,用的时候一搜索很方便。做笔记还可以回顾,阶段性地回顾。回顾的时候不看书,只看思维导图、PPT和笔记。

我们读书的目的是为了把外部大量显性的东西,内化成隐性的,我们的能力。重点是实践,读很多的书,如果能够整理是第一步,把整理下来的输出成自己想要表达的内容。比如说PPT、文章、音频、讲课,然后分享给非常多的人,分享越多,复习得越多。叶老师自己过去的十年,前七年读了大量的关于时间管理的书籍,进步非常有限,后来的几年,不断地分享,遇到问题回到书上找答案,一遍遍地读,很多书读了几十遍,每读一遍就有新的收获。不断地更新PPT,分享,指导更多的人。所以说最好的学习是教会他人。

学习了今天的课程,知道了电子阅读这一方式,要好好利用。阅读不仅仅是读,更重要的是内化来指导我们的生活,也就是行,要知行合一。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