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觉,成为一名特岗教师一个月了,这一个月的生活,有说不出的酸辣苦甜。下面我来谈一下我眼中的乡村教育吧。
(一)学生落后的思想
在很多家长甚至学生的潜意识里,上学没有任何用途,反正上了也考不上大学,甚至好的高中也考不上,还不如早点打工挣钱。通过这一个月工作以及私下与老师同学交流,我发现农村教育的最短板不是教学质量,而是缺少梦想的心态。其实随着这几年标准化中学的建立,乡镇中学的条件已经改善很多,和城市学校的差距已经在逐渐缩小。但中学生多半被封在“监狱中学”里,要么没有梦想,要么看着各种玄幻小说爱情小说编织着不靠谱的梦想,对外面的世界不怎么了解。当他们中学毕业走向社会的时候,思想还不如他们在外地打工的父母更接近时代。
(二)留守时代
在人多地少的县城,指望种地发财几乎是不可能的。这几年劳动成本的提高,即使是没有什么技术,没什么文化的中年,只要勤劳打工,每年赚2000元工资毫无压力。所以正值青春期的学生,父母往往远在外地的城市,没法天天照顾子女,所以孩子一般都是平时在学校住校,周末爷爷奶奶接回家,孩子的家庭教育几乎为0,作业没人辅导,乱做或者不做。初中生不像小学生那样敬畏老师,又不像高中生那样有较为明确的人生目标,开始慢慢的了解成人世界,正是最难管的时候,离开了父母的管束,手里拿着一小笔生活费,干什么都是有可能。磕磕绊绊在所难免,大手大脚花钱很容易成风,出现打架斗殴伤亡事件也不是没有可能的。并且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母几乎没有参与,没有对孩子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孩子很容易走偏。我接触的就有一个六年级的留守学生,一而再再而三的偷取同学财物,不知道是不是想通过这种方式来引起父母注意,让父母不再在外地打工回家乡陪自己还是真的缺少这些财物,这个问题的答案估计只有当事人知道了。我个人觉得,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母双方或者一方尽量在身边陪着孩子,让孩子的心灵不那么孤单。
饥饿的人最需要的不是精美大餐,而是一份充满油脂、糖和淀粉的快餐食品。类似的,这些初中生缺少生活目标,极度缺乏娱乐和社交,一旦离开学校,拥有了一定的生活自主权,他们本能地会寻找最刺激、最能解决娱乐和社交匮乏问题的生活方式,比如网络游戏。
(三)学校教育方面
学校有足球、篮球、乒乓球、羽毛球,但没有专业的体育老师,没人教这些学生怎么用这些器材。同样的事情发生在音乐美术上,很多乡村学校是不上副科的,这些学生需要有专业美术和音乐素养的老师。对于自学能力不是很强的初中生来说,一个稳定的老师胜过一切,他们从老师的言行中学习到的,远多于课本知识。直到今天,甚或将来,在提升农村教育的努力上,不应该只专注于物资投入,更多是在师资上面加力,所谓“授之以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