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日看到一则新闻,江西一对夫妻因煤气中毒去世,留下八个子女。这八个孩子中,老大到老四都是女孩,老五虽是男孩却有天生残疾,老六和老七是双胞胎女婴,只有刚满9个月的老八是男孩。新闻还提到,按照当地政策,这八个孩子可以每个月领1500元/人的补贴,直至满18岁。
我们来算一笔账,八个孩子,每人每月1500元,一个月什么都不做就可以领到12000元。乍一听钱不算少,但除了日常生活的开支,还要上学,这笔钱根本不够养活八个孤儿。
当然,此新闻中最戏剧性、也最令人可恨的就是这对夫妻为何生了八个子女。从八个孩子的性别和健康情况,不难看出,无非就是为了生男孩嘛。
由这则新闻,我想起了此前的一个江西籍的女同事。
我与她同在深圳一家有一定规模的互联网公司任职,她是暂代的部门总监。在这样的公司工作,学历、智商、情商至少都在平均水平之上。更难能可贵的是,这位女同事并非医学专业毕业,但在这种高门槛的行业里,显示出了很强的学习能力。以她的资质、上进心和年龄,在这个行业里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
鉴于一些特殊的背景,我进入公司后,她希望由我来做部门总监,原因较复杂不详述。而由于我个人对未来几年的计划,我拒绝了这个提议。同时给她分析了我们二人的现状和未来的职业规划。其结论就是:她会在这个行业内继续走很远,因此她更需要这个机会;而我只是再做一段时间,便会离开这个行业去做自己的事。
最终,她接受了我的提议。之后,她作为部门总监,而我作为她的副手,配合得很默契。
大约一个月后,她私下跟我说她怀老二了,但她并不想要这个孩子。按她的说法,她的上一份工作,就是因为怀孕生小孩,中断了事业上升期。结局就是产假回归不久,她已经跟不上所负责的业务,自然也没有上升空间。于是,她换工作来到我们公司。此时又正值她的事业上升期,加上她自认为没那么喜欢小孩。
这次谈话后,我以为她会择期去做把孩子流掉。没想到,隔周周一的部门例会上,她就向大家公布了自己怀孕的事。由于没有事先沟通,当时我的确很惊讶。公布,就意味着她打算要这个孩子,也就意味着她休产假后,我要接手部分的管理工作。原本不想被套牢的我,因为她的意外怀孕,被套牢在这家公司了。
事后,她跟我说了这几天内改变主意的理由。周末她去香港做了检查,查出是男孩。她家老大是女儿,因此知道是男孩后,就有些犹豫。她的妈妈又劝她,如果拿掉男孩,婆婆知道了肯定埋怨你。于是,她决定生下这个男孩。
现实就是这么狗血。几天前还跟我说不喜欢小孩、怕影响工作,不想要老二的一位职业女性,只因为检查确认为男孩,就改变了主意。
后来的事就顺理成章,她休产假,工作交接给我。而产假回来后不久,她便又辞职去了另一家公司。
在此之前,我对“重男轻女”的认知,仅停留在影视剧和新闻里。毕竟东北地区将“男女平等”观念普及的非常好,从我父母60后这一代,这种观念就比较淡了。到了我这一代人,就更是不存在这种观念。我身边的很多同龄人,甚至更喜欢生女儿。
最令我无法接受的是,我这位江西籍的女同事,也不是贫困或偏远地区出身。她是江西城市里长大的孩子,也受过良好的教育,并且可以称作高素质的女性。就是这样一位“高知女性”,仍然被困在“重男轻女”的观念里。
后来我有机会游历江西,并与一位江西的男性朋友聊过自己的一些看法。这位男性朋友认同我的观点。他告诉我,我这位江西籍女同事不是个例,很多江西女生就是这样的。
长期工作和生活在广东,对广西、广东、福建等沿海地区的“重男轻女”这一观念早有耳闻。此前,我仅仅以为,这些现象大多发生在农村地区。这位江西籍女同事真的开了我的眼。
最后,我不得不庆幸,自己出生在东北——女性地位几乎最高的区域。正是男女平等思想的深入,让我在独立自主的观念里长大。即便成年后,与男性公事时,也能自信地与他们合作或竞争。
那位江西籍女同事离职后,我们联系甚少。不知道小儿子的出生,能给她的大女儿带来什么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