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介绍:
10月和11月,区里进行了一场说课比赛、一场赛课,作为观摩者的我们,可以从中学到什么呢?两次网络教研,一次自由研讨、一次从教学目标聚焦,教研员刘老师带着我们一步一步深入观课和议课的精髓。朝着对观课、议课的深度学习目标,在刘老师的指导下,我和几位老师一起策划了本次培训活动。
准备:48小时内,我们完成了所有准备。
1. 11月10日,写了方案的第一版,后来发现内容设计不太合适,调整内容。
期间忙于课题中期考核等工作,方案的事放在一边。
2. 11月20日,课题答辩结束了。进入了方案第二版的撰写中,21日上午,和刘老师电话确定学习材料和思路,下午完成初稿,晚上主持人魏琪继续帮忙修改方案和课件。只用了48小时,我们完成了方案、PPT、分组学习材料等所有的准备。
准备中虽然还是有一些遗憾,但是,团队默契的配合是48小时内完成所有准备工作的关键。
感谢晓翠:统计第一期网络培训数据、准备分组需要的学习资料、分组书写材料……
感谢琪琪:主持、修改方案、课件,解决我回家带娃后的一切后顾之忧。
感谢严茜:全程拍照、提供记号笔,以及第一稿的中肯建议。
感谢陈鑫:主动帮忙签到、搬桌子、椅子、撰写简讯。
感谢唐婉琴:答应把今天的活动用美篇记录下来。
感谢的人还有很多,相信通过这样的磨练,我们会成为最有默契的团队,以后你们带的团队也会棒棒哒!
现场:“观课、议课”学习&研讨
1.这是一次深度学习
从学习理论文章到分组交流观点,再到三个有梯度的问题:知识的增量;得到解决的问题;契合。给了我们20-30分钟安静、充足地学习理论,用理论指导我们的头脑,这是走向深度的第一步。
实操,用理论解决现实问题。下一次观课、议课,怎么做?配合2个问题推进:基于新的观点,在观课中可以看哪些点?以什么态度去议课?议什么内容?
6个小组的老师们从这两个角度出发,进行了精彩的分享。
如果今后有听课,老师们能运用,反馈,形成闭环就更棒了。
2.发现更好的培训方法,现场调整,团队相互信任,马上配合。
今天的流程和之前的设计做了调整,调整后更适合老师们。
谢谢刘老师总是在教我优化做事的方法,感谢自己今天马上就执行了,感谢团队的默契,很快就调整了过来。
3.与在场每位老师拥有了“观课议课”的知识背景。
今天我和老师们一起学习了观课、议课,虽然教学12年了,却是第一次系统地学习和梳理观课、议课的方法。
如果错过了今天的培训,那我就真的落后了。
感谢刘老师给机会,让我们这些塔腰老师能跟90、95后们一起成长。
划重点:
1. 提前预演,所有资料提前学习、所有过程提前预做,提前“备课”。
2.这次团队的合作方式,可以借鉴到下一次分工合作中去。
3.做事要形成闭环。 策划方案----执行活动----及时复盘
4.争取以后做一个问卷星,“课后测评”,看看目标达成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