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姐生二胎儿子小波的时候,正好是我们东北老家自1976年计划生育严格执行之后,第一次政策松动:少数民族家庭,第一胎有先天严重疾病等等符合条件的家庭可以申请第二胎。于是当时社会上的“能人”们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有些人找关系把自己“百精百灵”的孩子确诊为智障,有些追溯祖先找到少数民族关系把改掉户口民族。小波上大学以后,同宿舍的同学看见他身份证是朝鲜族还很惊讶,觉得他长相和生活习惯都不是很明显,小波解释说自己姥姥的第一任丈夫是朝鲜族,虽然大家都不理解作为第二任老公的小波姥爷和他姥姥都是汉族,为啥他能遗传到朝鲜族血统,但是这批八零后二胎都有自己的奇事怪谈,谁也就不去较真儿了。
小波作为光荣的二胎出生,完全归功于表姐的本事。
出身于农村的表姐,由于容貌出众,被“选妃”选中,嫁给市领导的大儿子。表姐婆婆家五个孩子,儿子们娶的要么是门当户对的官家小姐,要么娶的是表姐这种“王熙凤”一般美貌又八面玲珑的;女儿们嫁的也是非富即贵,所以在有权有势的公公面前,儿女辈各家“争宠”的明争暗斗非常激烈。表姐第一个生下了长孙女,因为是家里很久以来出生的第一个婴儿,而且表姐女儿又长得珠圆玉润非常漂亮,所以表姐在生儿育女上暂时取得了绝对性的优势博得公婆的欢心。毫不夸张的说,表姐日夜都亲自看着孩子,时刻提防女儿被害。虽然我们东北老家这边很少有人重男轻女,但是表姐还是觉得没有生儿子是个遗憾,好在婆家随后出生的也都是女孩。
表姐女儿上了小学之后,政府忽然给了二胎政策,一贯机灵的表姐几乎几天几夜没睡好,绞尽脑汁的要赶上这趟二胎的班车。虽然周围不少“能人”托关系把家里老大办了残障证明,但是表姐舍不得女儿遭受一点委屈,灵光一现,忽然想起已经作古半个世纪的老娘的朝鲜族前夫。表姐一番运作,尽显外交办事才能,漂亮利落的把民族办成朝鲜族,简直羡煞旁人。更加幸运的是,表姐的肚子也格外争气,二胎一举得男。儿子出生时,表姐九十岁的爷公公开心的拍着大腿说,说是(男女)一样,不一样呀就是不一样!终于有接户口本的孙子啦!!!
表姐的小儿子出生以后,正好婆婆也退休了,就在家全力照顾大孙子。在之后的一年里,表姐的小叔子和小姑子的孩子也相继出生,他们也想要表姐婆婆帮忙带孩子,可是婆婆为了全心全意照顾好大孙子,毫不犹豫的拒绝了其他孩子的要求。表姐的小叔子和小姑子都是双职工家庭,工作非常忙碌,根本能力亲自照顾孩子,所以小叔子和小姑子也因此埋怨父母一辈子,后来父母老年痴呆卧床不能自理的时候也在忿忿的抱怨怎么不去找大孙子伺候呢!确实如此,表姐公婆照顾大孙子到高中毕业,也把全部家产分给大孙子,但是却没从大孙子身上得济(得到后辈回报)一丁点——这是后话。
小儿子成长的过程,正好是表姐生活最高光的时代,凭借公公势力的余温,再加上表姐本身漂亮外向,在我们本地办事可谓是要风得风要雨得雨,风光无限。而且小儿子一直是婆婆给带大,表姐也不用花太多心思。旁人都羡慕表姐有本事,儿女双全,有房有钱,社会办事能力又强。
表姐大女儿结婚不久,表姐也到了退休的年纪。但是小儿子还在读中学,表姐又把所有积蓄支援了大女儿在北京安家买房,所以表姐还不能安享晚年,还要继续奋斗。那时候表姐的儿女还没有为房子开始大战,表姐也只是羡慕别人的退休休闲生活,偶尔后悔当时争一时之快,为了争宠获得公婆欢心,没有遵守国家独生子女政策,偏要费劲生二胎,结果到头来只得到公婆的夸奖和十万块遗产,后来漫长的孩子教育,找工作买房子娶妻生子一辈子的操心劳苦还是自己承担,同龄人开始享受儿女反哺的幸福的时候,他们老两口还在为小儿子奋斗,真是后悔当年糊涂虚荣,只是现在为时已晚!
可是谁也没有想到,几年之后,因为表姐在两个孩子买房财产分配上又犯了大糊涂,导致一双儿女大战十几年,蹉跎了小儿子的整个青春,最后以表姐和表姐夫双双患癌终于结束战争。
表姐家小儿子常常沮丧是自己这个二胎的出生,让父母遭受了更多的痛苦,表姐表姐夫也暗自后悔生二胎的决定早已不记得当年这个二胎的儿子给他们带来的光环和荣耀。可是其他费尽心思生二胎的人家生活幸福的也大有人在,只能说顺其自然,万事莫强求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