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你怎么开车的?/我还能再吃两块蛋糕/好累,再抽一根烟吧/吃饱了才有力气减肥!
或多或少,你一定有过上面这些情况——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快,人们需要面对的信息量远远超出我们的祖先,生物进化来的大脑机制,尚无法完美契合地解决它们,常常抵抗不住诱惑,或者顾此失彼,这就是自控力能量不足的表现。
当我们谈自控力的时候,我们谈些什么?
美国心理学家Roy Baumeister对自控力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进行了实验:
①24小时没有吸烟的戒烟者可能大吃一顿冰激凌。
②那些忍住没喝最喜欢的鸡尾酒的人,显得身体十分虚弱。
③正在节食的人可能会背着配偶偷情!
④期末考试期间的学生烟抽得更多,吃更多的油炸食品,更易怒,更不修边幅。
Baumeister得出了如下结论:
自控力就像肌肉一样有极限。它被使用之后会渐渐疲惫;此外,自控力是可以通过训练来加强的。
一般来说,人们早晨的意志力最强,然后意志力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减弱。所以,对于那些困难的又不得不完成的事情,可以安排在意志力较强的时候去做。
自控力的极限?
经常跑步的人都知道,跑步一段时间后,会感觉非常累,有的人就会放弃,事实上,这种这种疲惫只是一种情绪,身体还没有真的疲劳——在心跳变快、呼吸加速的时候,大脑释放一种信号,让身体不要继续从事危险的活动,一如看到讨厌的东西会恶心一样,是大脑的一种预警机制,其目的是防止能量枯竭。
同样地,大脑也会对自控力进行适当控制,确保不会因为自控力的缺失造成更严重的后果。
对我们来说,这无疑是个好消息:我可以更有意志力!——当然,如果不断感到自控力不足,那可能真的需要好好休息一下了。
检视你的自控力药箱
那么问题来了,如何去训练自控力呢?
同肌肉训练一样,自控力的训练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更多自控力的习得,有两个核心点:
(1)控制以前不会注意或控制的小事,并持续一段时间
如记录收支情况、不说脏话、拒绝甜食、整理衣柜,甚至是一些无关紧要的事情,如拒绝说某个口头禅、用非惯用手吃饭,等等。对小事的积极控制,好比拿起来1kg的哑铃,做一次很容易,坚持却不易。一旦坚持下来,你的自控力会得到明显的提升,但是切勿将目标设定过高,否则会因挫败感而适得其反。
(2)不要挨饿
也许你有过这样的经历:当你饿的时候,做事情更随便、更不过大脑,也更易怒,这是因为大脑感知到了身体血糖浓度的降低,于是关闭了最消耗能量的、非必要单元,不巧的是,这正是对自控力有着重要影响的区域。因此,尽量不要饿着肚子去谈自控力——当然,能量溢出肯定不会是好事。
总之,对于自控力,要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