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在法国南部小城市的拉米玛罗拉学校,午餐呈现出一派美好的景象,头餐是放在色彩斑斓的盘子里新鲜点半熟豌豆,浇了橄榄油和醋,拌上盐和胡椒;
下一道菜是土豆烧鸡块,孩子们吃的狼吞虎咽,还想要更多;
再下一道菜是奶酪🧀️,孩子们用法棍面包蘸着吃;
最后是甜点,和往常一样是水果,这次安排的是整只熟的刚刚好的香蕉。
食物,是这所学校办学理论的核心。这所学校的创始人希望学校的30个孩子可以吃到学校自制的食物,对食物的体验不仅满足在吃饭上,也在生活中,比如会在花园里劳作,用蔬菜和植物来创作艺术。
希望这些小事能够传递法国人生活的核心价值:吃的乐趣!
在这里,家人和食物是生活里最重要的事情。吃饭是很神圣的时刻,爸爸妈妈以一种欣赏的心态享受美食,吃的专注,慢慢吃,不浪费,原因只因为他们会尊重他们的食物。
在爸爸妈妈的影响下,慢慢的孩子学会从容,学会享受当下。吃饭就是吃饭,停止其他一切活动,这样我们和食物会建立某种微妙的关系,而从食物中得到的愉悦感更能促进家人之间的关系。最好的陪伴之一就是安静做下来,和家人好好吃饭。
所以,如果你珍惜你的食物和吃饭的时间,那你的孩子也会珍惜。如果你只把吃饭看作是忙碌的一天中不得不做的一件事,那么你的孩子也会这么认为。
简单又美好生活的小哲思在法国爸爸妈妈对待食物的态度中体现,希望我们的孩子也有固定餐椅好好吃饭,不追着喂,不看电视,不玩玩具,好好享受吃的乐趣。
2.
“祝你好胃口!”他们经常这样祝福彼此,问候也洋溢着对生活的热情和投入。
法国的爸爸妈妈在对待孩子食物教育中,不是让孩子大快朵颐,而是一次只吃一点点,因为孩子对食物的爱好是缓慢发展起来的。
也不要强迫孩子吃盘子所有的菜,只要把所有菜摆在他们面前就好了,吃是孩子自己的事,你越强迫他越叛逆。你只需要选择食物,孩子选择量。
3.
营养学家金迪.皮斯利说,对于那些挑剔食物的孩子,让孩子有机会同食物保持密切的关系能够让孩子发生很大改变。
比如,你可以在阳台种一颗西红柿或辣椒,让孩子负责给它浇水,观察每天是不是又长出叶子,是不是开出小花蕾,采摘果实,最后一起拌个沙拉。
比如,一起带孩子逛逛菜市,让他选择一到两个喜欢的菜,或者每次挑一个没有尝试过的蔬菜,回来一起用各种方式尝试做菜,创意的摆上菜的各种造型。
再比如和孩子一起看关于法国的美食电影,获得很多的灵感,带孩子一起实践起来,培养孩子探索的乐趣。试试《料理鼠王》里的普罗旺斯炖菜吧,只要有西红柿,洋葱,再加入其他蔬菜,合锅炒制,再用胡椒和红酒调味即可。听起来倒也简单,但简单之中蕴藏无限回味。
这样能够改变孩子的固定思维,为吃的体验创造更多有趣的经历。比如养成对绿色蔬菜的爱好,参与烹饪和帮助做菜也有助于孩子探索新的味道,愿意主动发掘对食物的爱好等等。
让孩子参与做菜,会训练孩子的空间位置感(上、下、中间),做这些事情的过程教会孩子一系列指令,并帮助他了解生活区域的路线和位置。还教会了孩子必需的语言交流技巧,正是这些生活的细节培养了他的责任感。
通过建立跟食物的联系,孩子会学会跟我们说说他们对细节的观察,和天马行空的想法,慢慢发掘出对生活的无限热爱,而热爱都是靠行动体验出来的。
4.
墨西哥孩子可以大口大口的吃辣椒;日本的孩子爱吃海苔和味道很重的鱼干;台湾有的小孩爱吃鱼眼睛。
《怪诞育儿学》的作者说到可以理解医生警告父母在孩子1岁前要小心诸如花生、蜂蜜、海鲜之类的食物,但是安全不意味着乏味。最新研究显示,在没有过敏史的家庭,只要你愿意,大多数孩子可以吃跟成人一样的食物。
每个孩子都有爱吃的奇怪的食物,如果我们一开始就认为孩子只应该吃某种“儿童食品”,那么我们就限制了他们,而他们的口味是由餐桌文化造成的。
“你可以不喜欢,但是不可以不尝试。”法国的爸爸妈妈经常这样跟孩子沟通,鼓励孩子去尝试,也许现在不爱吃的,过一年半载再尝,又觉得好吃了。毕竟孩子和我们一样,对待味道的喜好是在不断变化的。
5.
最后,让我们给孩子们说说那些做醉心于美食的人们的故事吧,他们严谨又纯粹,对食物的专业态度会在孩子的心灵里种下小小的种子,等待某一刻就绽放了。
小野二郎,日本的寿司之神,是最年长的米其林三星厨师。米其林三星意味着:如果你不在餐厅所在的国家,为了这无与伦比的美味,便值得你买张机票去品尝。
在小野二郎90年的人生里,有近乎55年都在做寿司。这55年中,从米饭控制在多少度能配合鱼肉口感最佳、到章鱼按摩多少分钟能获得弹牙芬芳又不会嚼起来像橡胶的口感、甚至到客人在店里15分钟内,先吃哪道寿司,后上哪道寿司以营造出如交响乐那般荡气回肠的味觉体验……他一直在克服这样小小的问题,直到出现奇迹,那极致的鲜甜柔滑就是奇迹,再配上清酒,沉醉与味蕾的超凡体验。
真正的匠人就是这样数十年如一日的磨练着自己的技艺,为自己所热衷的事物投入所有心力。
就这样,通过不同文化的眼睛来看待吃饭这件小事,会让我们重新思考曾经认为正确的事。有时我们会更加坚定,有时我们会改变想法。无论如何,当我们收集到更多的角度,我们就会做出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