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南·桃夭:今天你要嫁给我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图片源自网络,图文无关

连 日的阴雨天气终于迎来放晴,心情也跟着舒朗许多。踏春赏花的人多了起来,其中以桃花最甚,成片成片的尽显娇艳可爱,合着清冽的空气,不觉令人痴倒。

赏桃花,一可赏其景,二可赏功用,第三种,也是笔者个人最赞赏的一种,是透过这一簇簇醉人的粉红,来赏中国的桃文化。

中国历史上与桃花相关的轶事很多,文人骚客对此也不吝笔墨。无论是桃花夫人息妫的倾城虐恋、《桃花源记》勾勒的理想乐土,还是唐伯虎借《桃花庵歌》表达的自由情怀……与桃花有关的种种,随便择一段细细品味,都可惹无限神思。


有关桃花记载中较早也较广为人知的,大概要属《周南·桃夭》。

茂盛桃树嫩枝芽,开着鲜艳粉红花。

这位姑娘要出嫁,定使夫家和又顺。

茂盛桃树嫩枝芽,桃子结得大又肥。

这位姑娘要出嫁,定使夫家美且满。

茂盛桃树嫩枝芽,叶子浓密有光华。

这位姑娘要出嫁,定使夫家幸福长。


姚际恒《诗经通论》有言:“桃花色最艳,故以取喻女子,开千古词赋咏 美人之祖。”《桃夭》的美,正在于她与美人之间的呼应。通篇的写法也很讲究。看似只变换了几个字,反复咏唱,其实作者很用心:

头一章写“花”,二章写“实”,三章写“叶”,随着时间的推进描写桃树的三变,表达了三层不同的意思。写花,是形容新娘子的美丽;写实,即夫妻的爱情有了结晶;写叶,有开枝散叶、生生不息之意……


美好的爱情与婚姻,总离不开赞美与祝福。不知道新人们在神父的指引下,彼此交换誓词和戒指的时候,有没有人会想起,在很久很久以前,人们在婚礼上吟诵的,是“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那样美,那样的热闹喜庆。

注释⑴夭夭:花朵怒放,美丽而繁华的样子。⑵灼灼:花朵色彩鲜艳如火,明亮鲜艳的样子。华:同“花”。⑶之子:这位姑娘。于归:姑娘出嫁。古代把丈夫家看作女子的归宿,故称“归”。于:去,往。⑷宜:和顺、亲善。⑸蕡(fén):草木结实很多的样子。此处指桃实肥厚肥大的样子。有蕡即蕡蕡。⑹蓁(zhēn):草木繁密的样子,这里形容桃叶茂盛。

微信公众号:古诗文精选,欢迎关注。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