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文化
――对“孝”“悌”的理解(一)
读《丧家狗》随笔(四)
作者:张丽霞
我生在一个农民的家庭!儿时,一家六口!
最留恋家里炕上的那个旧方桌。它不仅是我们家的饭桌,更是会议桌。
记得那时,家里很穷。吃饭的时候,奶奶坐在桌子的首位,妈妈每日三餐都会给奶奶端上专门做的“小灶”,或炒菜,或炖肉……早晨,会给奶奶专门打现牛奶,牛奶里甩一颗鸡蛋。当村里人都夸妈妈时,妈妈总是憨憨一笑,认为这是天经地义,而我们更是认为理所当然。直到有一天,妈妈对我说:“是你奶奶把你们三个屎一把尿一把拉扯大的!”是的,儿时,我能依稀记得我趴在奶奶的背上,奶奶哼哼:“格倒格对,三年九岁……”于是,给奶奶做好吃的,洗澡、梳头、洗衣服、缝被子等成了自然!后来,我们知:父亲虽不是奶奶亲生,但奶奶的“育儿”情早已融入父亲的骨髓中,奶奶的“育孙”恩早已融入我们姊妹三人的血液里。每逢过节,我们都会想起她老人家,思念她,“慎终追远”,觉得她就在我们的身边。
那时候的饭桌除了热气腾腾,更是一家子畅所欲言的根据地。作为一家之长的父亲遇到事情,除了和奶奶、妈妈商量,更是把我们姊妹三个放在前面,问我们的意见。除了旧旧的方炕桌变成了新新的圆地桌外,这一习惯一直延续到今天,并延续到我们姊妹三个的每个小家庭中!
最近在读《论语》,关于“孝”“悌”的理解,李零前辈就主题作出了梳理,他认为,孔子讲的修行有仁、义、孝、友、忠、信、宽、恕、恭、敬、让等,其中将“孝”的章节做了整理。“父在,观其志;父末,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父母,唯其疾之忧。”“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
孔子老人家所提“孝”“悌”,恰恰是当时,乃至当今急需要创建的“家”文化。
先说说 “孝”
1.尊重:小生命与大生命的平等对话
读《论语》,关于“孝”的解说,德行聚焦子女,恩逾慈母,寸草春晖,返哺归心,顾复之恩。
子生三年,这三年,父母可谓操尽心血,从呱呱坠地、懵懂学语开始,一勺饭一勺饭地哺育,一把屎一把尿地照料,生病期间,更是操碎了心。而这三年,冥冥间注定又是我们人类“记忆”的盲区,即使我们使出浑身力气也无法想起这一切一千多个日子的点点滴滴。“免于父母之怀”,我们开始慢慢认识周遭这个世界,开始有了依稀的记忆,开始有了自己的思维,有了自己的想象,有了自己的情感,有了自己为人处事的态度……
“孝”字,上为老,下为子,小的时候,我们可不可以这样解读:作为家长的老人把孩子整个地庇护在自己身下,为孩子遮风挡雨,撑起一片蓝天,全力使他们幸福、快乐,就如“爱心树”。长大了,看着上边的“老”字和下面的“子”,我们又可以这样解读:“子”将成了“老”字的全部支撑,“子”把“老”整个背了起来,把照顾老人、安顿老人的责任承担起来,让他们安度晚年。
而我想说, “孝”就是一份对老人的“尊重”,发自内心的尊敬!前提是:作为老人的我们对儿女的一份“尊重”,把子女当作独立的生命个体去对待,而不是自己的“私有品”。
面对父母,我们给予的“孝”不仅仅是“物”的给予,更是精神上的呵护、信任与陪伴。
“你知道甚了?”“你们那是什么时代,现在是什么时代?”“不用你管,你每天吃好喝好就行啦!”“啥也不知道,快不和你说啦!”“不要啰嗦啦,多少年的事儿啦,往出翻腾!”想想看,我们的嘴边是不是会随口冒出这样的话语?
年小的时候,父母就是我们的守护神,他们的一句话似“九鼎”般之重,曾几何时,我们开始不再在意父母之言,甚至充耳不闻。
其实,父母需要的除了长情地陪伴,更需要的是子女对他们一如既往地尊重。哪怕我们远隔万里!
当我们近期解决了一件棘手的大事时,我们可以通过电话等渠道和父母互道衷肠,告诉父母,自己已经有了解决问题的本领,一则使父母放心,二则让父母自己是“大事”荣幸的知晓者,并以此为荣。
当我们遇到大事的时候,我们可以回去和老人商量,将自己的想法和盘托出,并开诚布公地征求老人的意见,即使老人的意见没有被采纳,但是,“商量”的过程就是对老人最大的尊重。
当我们看到父母一人在家孤独的身影时,我们可以抽出空闲把自己的生活化成文字,化成图片,传给老人,这样,父母就会利用闲暇与你共享甜蜜。每年,我都会为我的爸爸妈妈、婆婆公公写些小文章,留些图片,存下来,作为最最珍贵的陪伴财富保存。
我们可以给老人自由的空闲和闲暇的渠道,让他的晚年生活充满乐趣,并且把老人的晚年丰富多彩的生活做成一档电子“大餐”,在特别的时候与老人一起分享。每年,我们都会鼓励我们双方的老人到外面游玩,散散心,让他们知道,自己的腿脚还行,这个世界还需要他们的足迹。
“孝”不是一厢情愿地给老人买这买那,老人心灵所需,才是我们“孝心所向”!
我一直怀念我们全家围坐炕头和奶奶逗乐的情景,同时,我也一直享受现在的我们全家围坐地桌一起喝酒聊天的快乐。“孝”应该是上下几辈人相互尊重、支撑、信任与依赖的集合,更是我们家文化的“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