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祐元年,余已而立。五岁女儿在院中扑蝶,春季是与花儿、蝶儿玩乐的好季节。芸娘依偎在我怀里,女儿喊着:“爹爹,爹爹,快来陪我捉蝴蝶。”笑声清脆。娘子看着她,“小心摔着。”
寒食结束,清明已至,“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娘子挽着我,我们带着女儿,踏青出游,不负好时节。就在那芳树下吧!放下我们专酿的清风酒。女儿爱吃的砌香樱桃、梅肉饼儿、雕花金橘也同我们一起见这清明景致。我与娘子把盏一杯,娘子也是一位有才情的女子,也唱词来,“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飞絮轻,巧笑东邻女伴。采桑径里逢迎,疑怪昨宵春梦好。元是今朝斗草赢,笑从双脸生。”
犹记那年雪后初晴,红梅绽放,我独自踏雪寻香来,但见前方伊人,折一枝红梅来嗅。那伊人“水剪双眸,花生丹脸,云拂轻梳蝉翼,蛾眉淡拂春山;朱唇一颗夭桃,皓齿排两行碎玉。意态自然,迥出伦辈,犹如织女下瑶池,浑似嫦娥离月殿”,伊人见我看得痴了,竟笑出声来,我立即端正:“敢问娘子芳名?” “芸娘。”
我与芸娘缘起雪中红梅,芸娘也是性情中人,冬日,也折一枝红梅,插于小壶,置于窗前,家中也添些梅花香气。
端午时节,我在街上买了栀子花,回家让芸娘拿一小坛,装上水,置于堂上,白色花朵配上棕色,满屋花香,别有趣味。芸娘将糯米淘净,夹枣、栗、柿干、银杏、赤豆,以箬叶裹了。我同芸娘讲:“娘子去年做的肉粽今年可做了?”
“早是知道的,官人是不喜甜的,官人爱的肉粽今年也备了,因兰姐儿爱甜,故做些给她吃。”
芸娘爱美,喜欢将指甲染成胭脂红。我便在院里种上凤仙花。芸娘将凤仙花捣碎,加上些许明矾,将指甲洗净,用此敷甲,用片帛缠上,第一次染时色淡,反复三五次,色若胭脂。芸娘将指甲放到我眼前来,便问:“官人看奴家这指甲如何?” “娘子十指纤纤玉笋红,更貌若天仙。” 芸娘爱画眉,晨时梳妆,我便抢过画眉墨,问:“娘子今日是要柳叶眉还是远山眉?” “官人可会描倒晕眉?” “这有何难?为夫替你描来。”
“娘子快些来看,为夫这眉描得如何?” “哎呀!官人还说这有何难,不想却画成这个鬼样子,这可怎生是好?” 看着她又惊又气又撒娇的模样,甚觉可爱。
中秋佳节,咱家清风楼新出的酒是要卖了,至晌午,酒已卖完,放下酒帘子,不做生意,归家同娘子姐儿过节。“晚饭少进些,待我们拜月祈愿过后,带着姐儿上街也买些果子点心游玩去。” 我与芸娘拜月祈愿,来年家中再添人丁,也愿姐儿平安喜乐。我与娘子带着姐儿上街游玩,遇上卖蜜饯,应节新食物,也买些来尝尝。 “爹爹,爹爹,你看那小饼,买一个买一个嘛!”
“好,好,好,这小饼也叫月团,是用油酥、饴糖做的,最合兰姐儿的口味。”
归家来,兰姐儿被邻家哥儿姐儿们叫去玩耍,我与芸娘在院子里放一张桌子,两个凳子,拿些我们清风楼出品的清风酒,用上青釉玉壶春瓶,二人赏月闻香对酌闲谈来。酒也喝完了,我信步走至茶花前,折一枝,插入这玉壶春瓶中,娘子便道:“官人这花折得妙,这青釉玉壶春瓶正配这秋茶花的颜色。”
“夜已深了,娘子同我歇息吧。”
第二天醒来,已经是早上七点钟,叠好被子,整理自己,快快吃完早饭,背上书包,上课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