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与法治不应该只背答案
一个朋友讲述了他的烦恼。孩子每一天晚上回家之后,孩子撕掉道德与法治练习册后面的答案,然后一字不漏就开始抄袭。他问孩子,“为什么要抄袭呢?”孩子回答说,“老师让抄袭,然后抄完后把答案记住。”他也不知道该怎么告诉孩子,但是很清楚让孩子去抄袭答案然后记住答案的这种学习方式是极端错误的方式。
不仅是朋友的孩子,就是初中的学生,几乎把所有的文科性科目都是去抄袭答案。老师也默认为文科性的科目就是背答案。导致语文练习册学生几乎是全部抄袭,尤其是阅读理解。等到考试的时候,除非考上了原题,否则学生不知道从什么地方下手,答案会笑掉大牙。初中的历史、政治等科目,学生更是不会去做练习册,而是直接抄答案。抄答案的后果就是学生面对分析材料题,学生就像老虎吃天爷---不知道从什么的地方下口,答案更是啼笑皆非。只要学生的成绩不理想,老师就会让学生花更多的时间去背诵。学生把答案记得滚瓜烂熟,也是不会得到高分,因为学生从来没有学会分析题,学会审题学会答题。
首先,小学的道德与法治以日常生活常识为主。作为老师应该是通过课堂,让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把这些生活常识体验,并且运用到生活。小学的道德与法治主要以学生的社会实践为主,而不是以考查孩子对于常识的记忆为主。以考试的形式让学生对于常识进行记忆,导致学生把常识作为知识去记忆,而考完之后全部忘掉。这样,道德与法治课的效果就大打折扣。其实,小学的道德与法治没有必要让学生抄答案去记忆只需要老师教会学生在什么情景之下,应该做什么事情?作为常识学生掌握了,无论怎么考试都不会存在问题。学生花大量的时间去抄袭和记忆答案,最后的结果是学生从小就成为了一群没有常识,没有价值观,没有人生观等的空心人。
其次,作为文科科目,目的绝对不是让你记忆某些知识点,更多的应该是让你去通过知识点分析材料,分析现象。学习知识的目的不是去储存,不是去考试,而是学会运用。你把知识点背的很熟练,不会运用有什么作用呢?学习文科性科目的目的不是去记答案,而应该有更加深远的意义吧。抄袭答案不仅是学生的问题,更是老师的问题。老师
必须转变文科性只是需要背诵的错误认识。
最后,让学生抄袭答案去记题,却不知道答案是可以记住,但是题目是很多的,不仅是一本练习册,会有很多很多本的练习册。你能够背诵几本练习册呢?真正让学生掌握的是审题的能力和学生的回答问题的能力。老师花时间教会学生如何审题,如何答题,会比学生被多少答案的重要。老师缺给学生讲解方法,引领学生去学的更加的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