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记:耻与辱

列子说符篇第二十八章讲了关于辱的故事。故事里面的乞儿曰了一句大实话,他说“天下之辱莫过于乞。乞犹不辱,岂辱马医哉?”

翻译的时候,把辱翻成耻辱,我们现在也都是这样理解,就是把辱理解成耻辱。

实际上还是有一点区别的。

就像与之对应的词:恭敬。

恭:更倾向于一个人的外在表现,也就是所作所为。是一些鞠躬,叩首之类的举止言谈。

敬:更倾向于人的内心。比如敬而远之。

耻辱也是类似的理解。

辱:有一种意思是黑色,引申为污染,染着。比如“大白若辱”。所以辱更倾向于行为言论等的外在表现。

耻:更倾向于内心的感受。

顺带的,“天下之辱莫过于乞”。说到“乞”,谁不是在讨生活呢?只不过“讨”是加了修饰的“乞”而已,更直白说,“讨”是“不直接要”而是“要得不明显”。

其实,乞讨合起来用就比较合理了。组合拳总好过一招鲜。最高级的乞讨是不露痕迹,而且让别人主动呈上来你想要的东西,甚至别人还会对你感恩戴德,这个时候,乞讨反而变成了别人认为是你对他的施舍和恩惠。

乞讨得好,就是施舍。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