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突然告诉我,她决定离婚了。听到这个消息,难免唏嘘。明明这对年轻夫妻,曾经是同学,朋友圈和文化层级都接近,能够走在一起,是有相处基础的,可是现在他们闹起了离婚。我问为什么会走到这一步的?朋友告诉我,当初他们结婚是因为这个男生对自己好,会照顾人。婚后的相处,却发现,因为两人的习性差异,充满了“冷暴力”。诸如,“男方性子急,女方性子慢,互相看不惯”、“去旅行,男方喜欢行程安排周详可控,女方则喜欢走到哪算哪的佛系旅行”、“去餐厅,男方无肉不欢,女方喜欢清淡优雅“。如此种种,当出现了差异矛盾时,双方容易板着一张脸,都不原意相互迁就,相互包容,渐渐地感情在一次又一次的针尖对麦芒的僵持中消耗殆尽。
听完朋友的倾诉,感触颇深。从她的描述中可以发现,这对年轻夫妻的矛盾是在相处越久,越了解彼此后,显露出双方的很多差异,却无法正确对待。
其实成为夫妻,哪有什么天生一对,也就是保持互相尊重,互相理解罢了。正如世上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千人有千张面孔。夫妻之间追求的不应该是个性一致,兴趣相投,而应该是感情融洽,差异中的理解。如果总是一方要求另一方向自己看齐,与自己保持一致,把自己的意愿强加对方身上,像我那位朋友,再亲密的人终将都无法忍受。所以婚姻的相处,重要的是求同存异。
求同存异,既适用于婚姻相处,又适用于人际交往。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往往追求志同道合,凭喜好选择投缘的人相处。因为与投缘的人一起有聊不完的话题,诉不尽的情,心里备倍感舒服。
不过,人是群居动物,每个人都不可能独立存在,在社会规则内,人与人不断产生连接碰撞,这就决定了不能只凭喜好与人相处。
换句话说,人与人之间,近似性是小概率的事件,差异性才是常态。每个人生活背景、生活方式的差异,价值观的不同,形成了性格,处事方式等都不同的个体,正所谓“南橘北枳”,但也正是这种多元化才形成了丰富多彩的世界。所以,与他人交往中,不以自身的标准衡量别人优劣对错,互相包容,求同存异,找到最舒服的相处状态,才是大智慧。
在此,脑中闪过一个每年都带给我思考的例子。中国每年的春节都是团聚的日子。在外奔波的人儿,难得回到父母家,也自然少不了亲戚间走家串门。这时候,网络上讨论得最热闹的便是如何应付和吐槽所谓七大姑八大姨追问婚姻,工作收入等问题。年轻人对此反感逃避,自觉观念不同,话不投机半句多,甚至标榜相较于落后传统思想更优越的人生观世界观。不可否认,如今是处于剧烈变化的年代。不管是客观事物的变化还是主观意识的冲击交融,都带给了人生更多不一样的可能性。只是,如果换位置思考下,便能理解亲戚们的这些问话,更多是出于她们认知范围之内的关心。尽管圈子不同,但是大可不必孤立,最重要的是年轻人能理解长辈态度,放下抵触情绪,接受求同存异的胸怀,享受相聚时刻。
事实上,很多痛苦源于对抗,不是痛苦事件本身或人。而你终将明白,在接纳中饱含着生命真正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