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的那篇小黑女儿的长文“硬菜”,被她转发后,在她的朋友圈掀起了不小的涟漪,收到的各路调侃,让人泪奔。自小玩大的闺蜜给她留言道:我只能说阿姨真的不容易啊!那潜台词饱含了对我,能撑过这一周的满满同情。还有丁总:想出去吃就出去吃,这么辛苦干啥嘛……,林林总总,为俺们支招的。更有朋友希望再出续集。为满足友人们的猎奇需要,今天就上点童小厨的后续报道。
话说经过这段的实战,童小厨的厨艺,还真真儿有了长足的进步。首先值得肯定的是,家中每位成员的主食供应量充足。二是,一改菜不够盐来凑的风格,兑现了至少上两道菜的允诺,甚至有时兴之所至,还会“免费”再送上一道大菜。看到这可喜的变化,我的苦恼由原来担心整天填不饱肚子,变成了今日担忧,肚子会撑得太鼓,不利于减肥工作的进行。
这是童小厨上的“硬菜”,是不是大有改观啊?
童小厨对自己的进步也不无傲娇。常常自鸣得意地问我:“妈,你说咱这菜硬不硬?”我又开启了调侃模式“硬――硬!牙都少了两颗,哈哈哈!”童小厨是一名教育工作者,赏识教育贯穿她的工作始终。我也得把赏识教育的理念,用在我们童小厨学艺上,不能总是打压、调侃,这不为了鼓励俺们的小厨,DIY了这张奖状以资鼓励。
全文如下:
童小厨同学:
暑假期间,不畏酷暑,发扬一不怕热,二不怕累的精神,连续奋战在炉火旁,厨艺日渐长进。在全家的后勤保障工作中,举足轻重、成绩斐然。特发此奖状以资鼓励。
童家美食协会
二零一九年七月二十七日
其实,童小厨的从厨之路也绝非一帆风顺,也曾有过思想上的波动,也曾产生过动摇。记得有天中午,童小厨瞧着自己肉感十足的胳膊,学着范伟在小品《卖拐》中的台词,喃喃自语:“脑袋大、脖子粗,不是大款就是伙夫”。说完还不无担忧地问道:“妈妈,我这烟熏火燎的,长久以往,吸进这么多的油烟,会不会成为范伟第二哦?”我一看不妙啊,这是要撂挑子的节奏!不行,得打打气,哄哄。不然,我这甩手掌柜是当不成了。我说:“妞儿啊!你看刘仪伟、黄磊、谢霆锋都主持过各类美食节目,也都不胖嘛,不能以偏带全。你这么灵光,努力加油,说不定哪天新东方的学员,都会跑咱家小厨这儿取经呢!……”听了俺的“鼓励”,更确切地说是连哄带骗,俺家的童“小傻”又乐不颠儿地翻勺去了。哈哈哈!
其实,自从我的头一篇“硬菜”问世,就没打算再有续集。因为我这个人,比较喜欢天马行空,尤其写个豆腐块什么的,常常是“临时起意”,有感而发。不喜欢命题式作文,尤其是为了完成任务而完成任务的写作。可这次不同,女儿死缠烂打硬说俺在“硬菜”一文中,没有给她树立“高大上”的形象。非让俺撰文补救,以示正听。如是,方有了今日的“硬菜”续。
PS:
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自24日“硬菜”亮相,到今天“硬菜”续出炉,整整三天。童小厨的厨艺是不是有了质的飞跃?照着这种态势,童小厨变成童大厨的日子,为期不远,让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