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的深秋,我的目光大多注意在枯黄的落叶之上,叹之生命与自然和谐的存在,思索它们那一瞬离枝的无奈和飘落的凄凉,也在努力寻找,缤纷里隐含的诗意,没有留意窗台上一盆折鹤兰在默默花开,也就是我们俗称的吊兰,我愿叫它折鹤兰,因为具有内涵和美感。
在这个季节,菊花独领风骚,我们会大加赞叹它的傲骨,沉醉于它的妖娆,会赋予文字,给予夸张的渲染,让其上升到艺术的高度。让菊花张扬高调的开放一季
从古到今,文人墨客们都愿借菊言志,托花抒情,是情有独钟。可谓,深秋有佳色,菊诗有佳篇。
在萧瑟的晚秋,世人都认可菊花是最美的一道风景,看它如隐士,有悬崖峭壁上松树的风骨,有雪中梅花的品质。
有些人会从开放的菊花中,看到自己的影子,会联想到自己的身世。
我也由衷的叹服,各色的菊花让秋天多了魅力,同时也哀叹,折鹤兰没有尊贵的地位,没有传奇可表述,如草一样卑微而低廉,很难成为文人墨客笔下的题材,更难是视它为精神的象征、感情的寄托。
有时我想,折鹤兰的卑贱,地位低下的原因,大概就是因为它对生命要求的不高,只要剪取匍匐枝上有根的枝蔓,随意的插入土中,无需太多的呵护,就能枝叶葱茏。
折鹤兰的生长,不受季节的约束,能够经受住旱涝的考验。它告诉人们,什么是顽强的生命。
净化空气,可以说是折鹤兰的使命,外加几分观赏的价值,人们愿养殖它在家中,能够超出野草的待遇。
养它之人,无论富贵贫穷,不管什么环境,随意找个地方摆放一盆,就能生而不息,带来几丝绿的美意。
“忍犯冰霜欺竹柏,肯同雪月吊兰荪。”这是我知道的两句无名诗,对折鹤兰的赞美没有太多的诗词,也是它太过于普通了,难让文人为它一解情怀,留下篇章,传承吟诵。
折鹤也许自知如草,在四季里,低调的展示着自己渺小的风采。我想,它可以骄傲,可以自豪,因为人们并没有忽略它的存在。它的身影,遍布千家万户,也是植物界的明星。
花开是为实现希望,有人赋予给折鹤兰这样的寓意,无论是否恰当合理,理解的是如此的美好,令我称道,这也是质朴的天真吧。
在我有限的思索里,花开无语,花落无声,都会在寂寞时,由此认为折鹤兰的绽放应是寂寞的。看下垂的叶片,飘洒自得,引人欣赏。小小洁白的花朵,虽素淡而淡雅,也有纯粹的极致,但少了清香怡人的气味,一闻心情的舒畅,想它有花开无香的悲哀,单凭这点缺憾被认定是寂寞的,是否牵强呢?我没有足够的理由来支持,也许只是我的心境寂寞而已。
春已远去,秋来看花枯叶零,少了落英缤纷的景象,折鹤兰无论在用什么姿态开放,要向人表达什么,需要继续的探究。今天,既刚且柔的茎枝上一串的花朵,成功地锁住了我的目光,让思绪一时满怀,遐想翩翩。
折鹤兰给我一种深深的感觉,它是有灵性的,无需幽香来绕己,只用含蓄的美,朴实的真,给予自然一个真实的缩写,也是生命的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