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学的时候总是觉得自己好像还可以,只是英语口语不好,数学不灵光,考试经常没有考运。事实上英语课没有好好听,数学不懂的不问,差不多的成绩,差不多的分数觉得自己还可以。
长大后发现自己好像还是这个样子,考试容易当机,补考影响直接到很多事情的进程,口语薄弱不敢开口,继续报班补习交学费,反复做着二次功。其实是认知有问题。
事实证明了,在学习上不能一次性搞定的事,后期需要花费双倍的时间和大量精力才有可能补回来。
工作、学习、生活搅在一起后,时间开始不够用,因为自身的知识体系和操作系统需要升级,会引发更多焦虑。
最遗憾的不是我不行,而是原本我可以…
有一位高中女同学,体育生。体育班的同学大多认为训练是最重要的,当时的标准是体育生达到国家二级运动员可以参加体育院校的单招考试,国家一级可以直接录取。训练成绩达到国家一级是需要天赋的,很多同学仍然冀希于每天的训练,上文化课总是提不起兴趣,睡倒一片。这位同学在当时最大的中国田径之家论坛上,遇到了她喜欢的男生。在她眼里男生是学霸,外省重点高中年级前十,目标是报考北京体育大学,在男神的鼓励和带动下女同学开始对学习重新燃起了动力。男生觉得北体分数不低保不齐掉档,那就约好一起考天津体育学院吧,你再努力多一点我等等你,然而那个时候已经是高三上学期,再努力也很难追得上。最终还是太晚了,来不及了好好努力就毕业了。美好的相遇也需要有对等的实力才有机会一起携手走下去。
所以,认知清晰,努力须趁早啊。
你是不是也有原本你可以,却遗憾没有做成的事?
在这里作为不成功的典型案例,还是要说,振作起来啊!把手里的曲线捏成闭合的环,坚持完成所有的未完成。你看,我都还没有放弃。
遇到问题时,也有被说过拎不清,后来知道所谓的拎不清就是认知局限。聪明人的思维是一条直线,捋得很清晰,搞不明白的人思维就像一团毛线,团作一团。
有一个人叫蔡垒磊,“胜寒”“门萨”高智商协会双会员,他写了本书《认知突围》,专门治疗逻辑硬伤,提倡做复杂时代的明白人。成长的路上迷雾重重,看清局势,提高思维认知是绝对有必要的。
他用层层递进的方式,颠覆错误认知,用看起来毒鸡汤的语句,讲清了事实真相,对人生中最重要的六件事进行解构和重建。
这本给出了一条寻找自我的路径,帮助我重新认识认知。
——————可爱分割线——————
推荐指数 4颗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