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一诗人传世仅存一诗一句,其经典诗句,被著名诗人词人引用
文\常清君
郑重申明:常清君在自媒体平台发布的每一篇文章,都是以本人的专业知识、自身经验以及人生阅历等,经过独立思考后,认真撰写并反复修改的原创作品。
常清君导读:人生在世,历经春夏秋冬的四季变换,遍尝酸甜苦辣咸的五味杂全,面对悲欢离合、生死爱恨等情感交错,以及漫漫旅程中的各个转折点,不同的人自有不同的心态和不同的表现,而谓之“文人”这一群体,更以其鲜明的个性、独有的气质和雅异的言谈,给这个世界留下了诸多难忘的故事,令人心动感叹。
“倘若是文人”系列:
唐代被公认为是中华古代诗歌的顶级盛世,据不完全统计,流传至今的完整唐诗作品达五万五千七百多首,孤散诗句有三千余条,涉及唐代诗人三千七百多位,人均15首左右。
其中流传至今存诗最多的是白居易,超过3000首,存诗超过1000首的有李白、杜甫,存诗超过500首的有杜牧、元稹、韦应物、李商隐、刘禹锡、张祜、王建、陆龟蒙等,大多数唐代诗人存诗也在数十首以上。
01
不过也有一些唐代诗人,流传至今的诗歌仅存一首,比如常清君这次说到的这位唐初诗人崔信明。
崔信明是青州益都(今山东省益都)人,出生于隋朝末年,是后魏七兵尚书崔光伯的曾孙,其祖父崔縚,曾任北海郡守。
崔信明年少之时即显露出非凡才华,思维敏捷,过目成诵,博闻强记,下笔成文。隋炀帝时,任尧城令,唐贞观年间,任兴势丞,迁秦川令。
崔信明性格孤傲,常赋诗吟诵,平时即使在自家门族面前也显得比较矜持,属于那种孤芳自赏的文人,自认为其才华超过隋末唐初的著名历史学家、诗人李百药,与周围人格格不入。
其流传至今的只有一首题为《送金竟陵入蜀》的诗歌,全诗如下
金门去蜀道,玉垒望长安,
岂言千里远,方寻九折难。
西上君飞盖,东归我挂冠。
猿声出峡断,月采落江寒。
从今与君别,花月几新残。
在常清君读来,这首诗歌还是写得颇有意境韵味的,那种依依惜别之情跃然纸上,令人动容。
02
除此之外,崔信明还流传下来单独一诗句:“枫落吴江冷”。
在他之后唐代的诗仙李白,宋代文豪苏轼,以及宋代词人张炎等都直接或间接引用过这一诗句。
李白在《对酒醉题屈突明府厅》一诗中,写有“风落吴江雪,纷纷入酒杯。”,这是间接引用崔信明的诗句。
苏轼创作的《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词作,在其下阙末尾两句则有两个不同版本,一作“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这是间接引用崔信明诗句的意境;一作“拣尽寒枝不肯栖,枫落吴江冷。”这是直接一字不差的引用了崔信明的诗句。
张炎在其词作《绮罗香·红叶》的上阙中写有“枫冷吴江,独客又吟愁句。”,这也几乎相当于是直接引用崔信明的诗句。
可见这一诗句的影响之大。
03
关于“枫落吴江冷”这一诗句,还引出如下一则故事呢。
话说崔信明创作的“枫落吴江冷”这一诗句因太过出名,在当时流传甚广。有一天他乘船外出,在江中与当时任扬州录事参军的荥阳人郑世翼所乘之船相遇,这个郑世翼也是位性格孤僻、自持清高的文人,便对崔信明说道:“听说你写有‘枫落吴江冷’这样不错的诗句,我可以再拜读一下你创作的其他诗歌作品吗?”
崔信明兴奋得意之下,立刻将随身携带的自己之前创作的诗集,拿出来递给郑世翼。郑世翼先还认真的一首作品接着一首作品的仔细品读,之后渐渐显出不耐烦之态,最后干脆不再继续看下去了,以嘲讽的语气说道:“我今天所亲眼看到你写的这些诗歌,远不如外面传闻的那样优秀。”说完竟然将崔信明所作诗集的原稿,直接扔进江水中,乘船扬长而去。
可能有人会产生疑问:崔信明为什么不立刻追上前去,拦住郑世翼索赔呢?或者干脆直接闹到官府打官司呢?
这是一般人的思维,不是文人墨客的思维,尤其是处于唐代时期的诗人的思维。常清君可以想见得到,崔信明别说没有上去拦住郑世翼索赔的勇气,甚至连到江中捞起自己诗集的勇气可能都没有了。
常清君还就此突发联想,这是否可能也是导致崔信明的诗歌作品没有流传下来的原因之一呢?
因为元代辛文房在其所编撰的《唐才子传》中描写这则故事的时候,还在最后特别说明了一句“今其诗传者数篇而已。”,也就是说,早在元代的时候,崔信明的存诗就只有寥寥数首了。
常清君云:唐代诗人多,才子思维真独特。
常清君用心用情写好每一篇原创文章,期待着您的关注、点赞和评论
原创作品,如若转载等,请标明文章作者、出处等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