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语

(186)说人性。与人为善。与人为善,可分为形式上的与人为善、实质上的与人为善。现实生活中,形式上的与人为善,较为普遍。而实质上的与人为善,则有机巧成分。纵观古今,自有人类起,一代一代又一代,倡导和践行善良,视为立人之根。善良,源自初心。这是孟子的观念。正因为有孟子的首创,才有今天的和谐。但是,善良和邪恶,没有止于理论,在实践的范畴里,她们永远在斗争。有一种人,皈依佛门,烧香拜佛,对佛的虔诚,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可在现实之中,邪恶胜于善良。依此类推,那些没有皈依佛门,而满口仁义道德的人,他们的真实面貌又是何样?现实社会之中,两面人太多,知行合一者少。善良和邪恶,在名利的驱使下,总是来回转换角色,一会善良一会邪恶,孙悟空的定海神针也难以镇住。究其原因,还是没有信仰。与人为善,与信仰有直接关系,此一问题不能忽视。信仰,是人生航标。没有信仰,或把信仰扩大化、错误化,臆想与人为善,只能背道而驰,绝不可能殊途同归。与人为善,不能视为口头禅,或是标语,或是机巧的对接。中国人太聪明,聪明的让人都无法适应。语言发达,胜过任何时期;实际行动,则弱于以往。与人为善,不能高挂于墙,还是应该接地气。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四说人性”。只要有人的地方,人性问题永远是焦点。人性可以分为善良和邪恶。以常人标准判断,善良就是公平正义、公序良...
    东荆河畔阅读 1,046评论 0 1
  • “(55)说人性”。人因善良而美丽。衡量一个人是否善良,不能只看表面,应该透过现象看到本质。人有两面性,事物也有两...
    东荆河畔阅读 929评论 0 2
  • “(31)说人性”。人们对善良的理解,可能有不同的见解,但我认为善良有两种形态:一种心地善良,源于内心;一种半推半...
    东荆河畔阅读 851评论 0 1
  • “(49)说人性”。善良过度是灾难。鼓励善良,反对邪恶,是我们的一贯立场。做人要善良,做事要中和。中和,不是和稀泥...
    东荆河畔阅读 780评论 0 1
  • (102)说人性。德不孤,必有邻。只说人性的善良,不说人性的邪恶,或只说人性的无私,不说人性的自私,有恐形成一边倒...
    东荆河畔阅读 845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