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摔跤吧,爸爸》风靡一时,有人甚至说这样的好电影错过就是罪过,于是我也去了电影院。电影情节上几乎没有什么悬念,沿着我们的期待缓缓展开,然而,我们依然无数次感动,我邻座的一个中年男人数次摘下眼镜,用手拭去眼角的泪。
影片中没有提及马哈维亚的运动员生涯,在一开始,他的奖牌就挂在简陋的墙上。他希望有一个儿子可以继承他的事业。可惜命运比他更固执,他得到了四个女儿。
对于男女的偏见从来不是什么秘密。在我们这个号称男女平等的中国大地上,还有不少人在二胎政策开放后会特别关注只有一个女孩的家庭,认为改变命运的机会来了。在二十年前的偏远的印度乡下,从影片中我们可以窥见男女是如何被区别对待的。村里人一夜之间全部变成了生儿子的专家,同情和嘲讽如同潮水一样同时汹涌而至。女孩子被困在家务上,穿上适合运动的短袖短裤都被视为异类。在这样的环境中,摔跤是男人的事业!马哈维亚的事业梦受到了毁灭性的打击,他收起了所有过去的荣耀,几乎就要向命运低头。
然而他依然是一个好爸爸!
虽然身处那个落后的小村庄,但是马哈维亚和和他同村的村民是不一样的,他渴望有一个儿子,但是依然冷静而乐观地对妻子说:“这不是你的错。”不迁怒,不抱怨,把深深的失望埋在了心里。他带着女儿们上街,在接受别人生子的庆祝喜饼后一掰两半给了她们。他深深地爱着他的女儿,他要给予她们不一样的生活。在比赛前他对女儿吉塔说:“如果你明天赢了,并非自己独享胜利,有几百万个像她们一样的女孩跟你一起得胜,所有被认为不如男孩的女孩们、那些被迫做繁琐家务的女孩们、那些被嫁出去生儿育女的女孩们,明天你不仅跟澳洲选手比赛,还是跟这些轻视女子的人比赛!”
这是一个父亲的爱!生活的种种失意都用父亲宽厚的背来负担,一个父亲将尽自己的所有努力给孩子们一个美好的生活。父亲,或者高大,或者瘦小,或者富裕,或者贫困,在世上每一种形象的父亲后面,都深藏着爱。
希望总是在意外中来临,这样才会给人生带来惊喜。两个女儿轻松地将隔壁的小男孩打得鼻青脸肿。马哈维亚认真地道歉,嘴角是带着笑意的,在拥有女儿的那么多年里,他笑了,他看见了希望的光芒。他拿来侄子的衣服,亲自裁剪成适合女儿的长短,他割去地里的禾苗,亲自搭建了一个摔跤场地,他走上街头,与鸡肉贩子讨价还价。他冷静地面对所有人的冷嘲热讽,他严苛地训练两个女儿,他沉默地回击所有流言蜚语。在铜墙铁壁般的男尊女卑的观念中,父亲的坚强展现无疑。
父亲与教练,终于可以合二为一,没有什么可以阻碍他前行的脚步。马哈维亚制定了严苛的计划,没有解释,没有说明,以一个独裁者的身份开始了努力。语言始终是马哈维亚的短板,我相信也是很多父亲的短板。如果有洋洋洒洒的励志鸡汤文,如果有舌灿莲花的口才,那么马哈维亚就不会遇到抵制!他一腔深情的爱会得到理解和感激。作为父亲的威严收到了质疑,女儿们开始了各种形式的抗争!来自别人的白眼可以置之不理,可是女儿们消极怠工,试图放弃的行为怎么能够忍受!父亲的心,受到了蹂躏!
幸好生活总是以各种方式给迷雾中的人指引。马哈维亚和他的女儿们终于达成了共识。面对艰难,一路披荆斩棘,鲜花和荣誉接踵而来。作为父亲,马哈维亚已经成功了,可是作为教练,他的目标还没有实现。印度的摔跤没有走向世界,马哈维亚的心就不能平静。
父亲已经老去,女儿已经长大。在父亲亲手搭建的摔跤场上,温情的面纱被无情地撕下,父亲日益笨拙的身躯如何能抵挡正逐步走上巅峰的女儿。我始终相信,爱是最强劲的动力。作为一个父亲,作为一个退役的运动员,马哈维亚的心中有深沉的爱。如果仅仅是教练,那么再深沉的事业挚爱也就只能就此止步了,如果仅仅是父亲,那么再深厚的关怀也只能化成祝福了。只有合力,我们才可以看到美丽的光辉。
我们都有自以为超过父母的一刻,少年的倔强带着任性和豪情,我们以为从此可以走出父母的视线,从此海阔天空,建功立业。可是现实总是告诉我们父母永远是坚强的后盾,那里有世界上无尽的宽容和爱。当吉塔再一次拨通电话时,一边是泣不成声,一边是无语落泪。在心灵的沟通上,不需要语言这样的工具。
这是一部幸福的电影,马哈维亚作为父亲的心愿和成就事业的心愿得到了满足,那些路过的荆棘都开出了美丽的花朵。我们跟着剧情哭哭笑笑,因为我们在生活中路过那么多艰难困苦,我们也曾绝望,我们也曾努力,我们也曾被赞赏。在电影里,我们的心被温柔地抚慰,《摔跤吧,爸爸》让我们更柔软地拥抱这个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