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时,曾经读过《挪威的森林》,只曾经记得故事中患有抑郁症的直子和木月,死于自杀,印象最为深刻,其他情节记得不甚清楚。
如今再读,用了不到一周的时间完成。这是一本祭奠青春的小说。小说既是死者的安魂曲,又是青春的墓志铭。
故事中渡边,木月,直子,绿子,初美,永泽,玲子一年轻人在青春期面对着死亡,爱情,内心的迷茫,怅然。在迷茫中寻找着森林之路。“挪威的森林”在日语中意思就是找不到路,没有尽头的意思。几位年轻人在各自坚守着自己的初心,追求纯真的爱情和个性的双重追求。有偏执不能救赎自我的直子;有选择道德破产但却执着追求自己方向的永泽;有自始都无比明确自己内心的需求,并坚定追求,无论何时都能救赎自我的绿子;有在追求路上能够借助外界力量完成自我内心的救赎的玲子。而初美是“少年时代的憧憬”,而少年时代的憧憬总是纯真的,初美本身就代表着一种纯真。
在书中,轻微的刺痛如同“小河虾纤细的触角刺伤”让人泪奔,夜深人静人物内心的极度孤独和悲凉戳痛读者,青春期迷惘的孩子或许能从中走出自我的青春沼泽,人物的经历和苦痛也能告诉读者,这就是成长。
人的救赎是相互的,人不可单独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要学着走出。走出去,就是未来。直子在童年时期,看到自己近乎完美的姐姐自杀,留下创伤。而在17岁,又目睹了木月毫无征兆的自杀。给直子蒙上不可磨灭的的阴影,21岁时她也以同样的方式结束了生命,永远偏执在自己的世界里。在自己的世界里悲伤,一生无法走出。她是孤独的,寂寞的,无论渡边和玲子怎样地去帮助她,她的孤独已经演化成病态,不完成自我救赎。
而绿子,书中一个充满生命力的人物,如同她的名字,让人想象到希望。家境一般却被爱慕虚荣的父母送往贵族学校,但她却依然活得健康明朗。总能以调侃轻松的语气说出自己曾面对的磨难和经历,每周需要四天去医院陪护父亲,想吃好吃的食物,自己买菜谱学着去做。在爱美的年纪,用买衣服的钱去买自己心爱的刀具。遇到自己喜欢的渡边,也勇敢地表达。最终完成自我的救赎。代表着未来和期待。
而木月则代表着过去,曾经记忆的封存。他不止是渡边和直子的过去,也是所有迷失青年的过去。青春期的迷惘和坎坷,不过,有的人从中成长了,而有的人却在继续迷失。在青春期走出自我的世界,也是每个青春期孩子需要去面对的事情。
成长就是穿越了无边沼泽和阴暗森林,同现实世界接轨,摸索新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