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缘修道半缘君(一·爱不重不生娑婆(1))

君心如大道,我驻一时间。

我心如古寺,君坐已多年。——《古意》

粤地东部,山水秀美,人杰地灵,此处有一古寺,名曰灵山寺。寺院三面环山,山岗常年一片翠绿,寺前一泓湖水,波光粼粼,山水映衬,分外宜人。寺内规模宏大,三厅六院九天井,东楼西阎,房四十间,皆是青瓦青砖,一派庄严肃穆,借着悠久的历史,在当地颇有名望,甚至许多人家不重文学重佛学,不求功名求空门。灵山寺的方丈法号信如,虽年逾古稀却身子健朗,在他的主持下,寺中香火一向旺盛,每逢上九及二月二这样重大的民间节日,就连各级官员也要亲临寺中烧香诵经,祈祷一整年风调雨顺。

灵山寺上上下下几百名僧侣,各领其职,几百年来井然有序,因拜入佛门者众多,灵山寺收取弟子颇为严格,须得是品行端方,悟性极高者方可收入,入佛门后,却也不是立刻之间得清净,还需潜心修行,至于何时才能参悟,那就要看个人造化了。但凡事无绝对,就在这一众目达耳通颖悟绝伦秀外慧中的弟子之间,就有一个钝口拙腮呆若木瓜赛过朽木的小和尚,这小和尚年方十七,居住于木香园中,这园子里种着寺中各式各样的珍稀植物,每日旁人诵经念佛之时,他却只不停地用木盆来回盛水浇花。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常见他衣衫带泥,汗流浃背,却不曾见他有一丝不悦,仿佛生来就是为了培育花草。这种绳锯木断的精神,就连寺中最懒的老和尚清风见了也不由得感叹一句:怪哉!何故不用桶来挑水?但这小和尚浑身上下最宝贵的就是这永不言弃的劲儿,任它风吹雨打,也持之以恒地搬着木盆跑出山门,在寺门外的清泉中盛了水回来浇那满院的花草。且不说一路奔跑之间这原本稀少的泉水 连泼带洒本就所剩无几,再加之灵山寺所处东南,天气炎热,蒸发的泉水亦有大半。每当这时,老和尚清风总是在一旁暴跳如雷,斥骂他暴殄天物。时间久了,小和尚竟也能回骂清风两句:佛门清静地,你如何能大声喧哗?

这小和尚就是寒云,十七年前一个冬日的夜里,老方丈信如在寺门外捡到一个浑身冻得发紫的婴儿,出家人以慈悲为怀,方丈将彼时仍在襁褓里的寒云抱回寺中,心想这孩子天寒地冻哭声竟也如此嘹亮,些许聪慧过人,既是出现在寺门前,必是有缘。而后寺中众人呵护照料,盼这孩子长大,却不想他的慧根竟是如此有限,就止步于那个冬天的夜晚。对此,方丈也无可奈何,只好长叹一声,命住持将寒云安排在木香园 归兰院中,照管寺中一众花草。

如此岁月更迭,又过了三年,在寒云的精心照料之下,满园玉英倒也焕发出生机。尤其是归兰院中那珙桐树下的一株杓兰,此花本是兰中之王,日久天长,借着寺里的佛光与寺门外清泉的滋养,十余年吸收日月精华,竟生出了几分灵气。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第三章古寺寻根 红凝抬眼一望,见他指的是峭壁当中那圈圆形石印,顿时笑道:“那个我小时候就见过了,不知是谁刻上去的。...
    君墨L阅读 3,021评论 0 1
  • “一切恩爱会、无常难得久、生世多畏惧、命危于晨露,由爱故生忧,由爱故生怖,若离于爱者,无忧亦无怖。” 寻觅白雪,初...
    無杂食阅读 3,649评论 3 4
  • “小和尚。” 无一打翻油灯,受罚至山中取山泉水作药引,听得有人唤他,却寻不见人,吓得弃了竹筒,拔腿要逃。 那声又唤...
    一只鬼啊啊啊阅读 1,261评论 0 0
  • 【澹漪子曰:前一回“五行山下定心猿”,第一段戏文已完矣,此乃第二段起头也。从来戏场中,必有生、旦、净、丑。试以此书...
    末雨微凉阅读 7,265评论 0 0
  • (接上文) 阿九茫然站在后山顶上,看着寺里的僧人哭喊着救火,心中一片空白。 明明是她手刃了仇人,然而她心中一点也不...
    accca7deec0d阅读 4,316评论 16 5

友情链接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