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失的端午

图片发自简书App

端午有假三天,如何过呢?

  对于难得有个闲暇的工薪阶层来说,走亲访友,三五好友喝上两杯,搓上三圈,也是不错的一个打算。更有向往大自然的,带上孩子,到野外露营一宿,数数天上的星星,那是很令人向往的了。实在没有去处,喝喝茶,看看书,也不失为人生一乐。

  但是,这是端午。端的是端午的假期。如果没有龙舟竞渡,粽子还是要吃的吧?雄黄酒可以不喝,艾叶还是要上插一两把吧?

  我在城里的这个端午是如何过的呢?

  一大早,被领导一个电话召去,加班写材料。熬了一天,总算过关,前心贴后背,我回到家。这时,要是有几个粽子,该是多么的好啊!

  粽子没有一个,她不会包,也懒得上街去买。锅碗也是凉的。她还在洗一周前的衣服,地板还没有擦。这个节日,其实就是个大扫除日……

  我的肚子也非常要紧,生火,下面,有碗热饭最是关切。

  肚子吃饱了,应当算是解决了物质生活问题。感谢电视台的端午特别节目,采用“端午聚会”的形式,汇集了大学生们进行现场对诗、民俗展示和趣味民俗游戏。尤其是节目中民俗专家解答为什么要过端午的那句“生活艺术化”的妙语,让人久久难以忘怀。在此档节目上,我见识了久违的艾叶、菖蒲、雄黄、香包,欣赏了包粽子的镜头,复活了久远的民间记忆。

  在我的印象中,城里已是难以过得上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端午了。超市里的各色粽子和端午假期并没有唤醒沉睡在记忆深处的节日感觉。

  礼失求诸野。孔老夫子的这话多有见地,在上层社会礼失之时,是应当及时到郊外、到民间去寻求礼乐文化,因为民间的乡土气息里有着丰厚的道德积淀、文化沉淀。比如我早年生活的穷乡僻壤间,就非常重视这个流传千年而不息的纪念屈子的端午节。

  在乡间,端午到来时,正是麦熟杏黄的好时节,新麦下来了,除了包粽子外,还要蒸上两笼新麦包子。端午不仅是民间纪念三闾大夫的祭祀节,也是一个庆丰收节。瓜果纷陈,米酒香浓,艾叶屋前房后皆是,菖蒲铺陈野外,乡亲们不仅要划划龙舟舒展筋骨,还要走走亲戚送送端阳。每个民俗活动都要尽兴,各种礼节都要尽到。那个节过的,才真叫个节。

  城里的节,真不如乡下。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 移除 点击此处添加图片说明文字 又到一年一度的端午节,说到端午节,我们联想到最多的民俗是吃粽子,划龙舟。其实在...
    魔王_Archenemy阅读 5,607评论 0 10
  •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无限相信书籍的力量,是我的教育信仰的真谛之一”。 好词~ 龙舟竞渡 屈志从俗 食古不化 ...
    静语微文阅读 8,459评论 0 29
  • 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它是中华民族古老的传统节日之一。端午也称端五,端阳。此外,端午节还有...
    晓生微言阅读 4,522评论 1 10
  • 萬維鋼日課37-關鍵對話作著 1. 學習態度-我對你的觀點很感興趣能夠跟我分享嗎?、 2.說話之前得到允許-我能說...
    最深刻阅读 1,560评论 0 0
  • 社交是每一个人都不可能避开的人生课题和生活内容,既然是不能脱离与躲避的东西,那社交的体验如何,我想是直接会关乎到一...
    Dear云曦阅读 1,781评论 0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