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宇宙中的位置并没有人们想的那么简单,我们被中学课本误导的足够深,导致我们轻浮的认知。
中国的陆地面积有多大?想必乘过飞机或者火车、高铁的人都应该明白。
海洋的面积有多大?知道的人就比较少了。我们可以从克里斯托弗.哥伦布(1451—1506年)的航海日志中,了解一二。从葡萄牙的里斯本乘坐双桅帆船在信风不足的情况下,到达古巴需要2个多月。如果有信风全力相助则只需要1个多月的时间。
信风:就如同目前国内的快递一样,指向一个方向,永不停止的刮,把你送往目的地。
那么,地球到月亮的距离呢?35.6万公里——40.6万公里(近点——远点)。想一想你的汽车跑了多少?
地球到太阳的距离呢?约14960万公里,算一个天文单位。
接下来是太阳系的广度。假设地球到太阳的距离算1cm,将一个天文单位浓缩成1cm的距离,海王星到太阳的距离是30cm,柯伊伯带到太阳的距离是50cm,奥尔特云到太阳的距离是500m。
旅行者一号距太阳的距离是110cm,太阳到达最近的恒星比邻星需要4光年。
这样我们可以想象太阳系的广袤程度。旅行者一号1977年9月5号离开地球,是离地球最远的人造物。旅行者一号上面有一个金唱片,其中包括查克.贝里(Chuck Berry,1926年10月18日 –2017年3月18日)的歌,还有各国文字以及人类的画像。
旅行者一号走了大概离太阳约1米的位置,花了42年的时间,而离开太阳系却还有估值约499米—1000米的距离。
比邻星是一颗3星系统,也就是说那里有3个太阳。
我们都知道地球所在的位置在银河系的猎户悬臂上,介于英仙悬臂和人马悬臂之间。我们最强大的天文望远镜最直观的范围寥寥无几,对于遥远的星系来说,只能看到一个大概。
最近这几年NASA的新闻发布会,隔一段时间就会公布一个类地行星,让我们这些普通“蝼蚁”大吃一惊,“第二个地球要被发现了”?可是,最后都以模糊收场。因为,望远镜根本就无法知道具体的地貌,可想而知我们对那片朦胧的天空难以知晓。
NASA的望远镜看到的类地行星都是在什么地方的行星呢?这个问题我以前也思考了很久,我们可以从三条悬臂和太阳的位置略知一二。
太阳位于一条弯曲的悬臂上,这条悬臂长的惊人,并阻挡了视线。数以千计的“太阳”(恒星)集中在猎户悬臂、英仙悬臂、人马悬臂上,每个“太阳”基本都有自己的系统,站在地球上的位置看去,看到的是一个“切片”。意思是只能看到距太阳范围最近的非常稀少的恒星系统,这些系统一般只在悬臂内的一小段,或者英仙、人马悬臂上的一点点而已。
前方有天体挡住了你的视线你怎么可能看到后方的“物体”呢?加上望远镜本身最清晰的范围也是有限的。
还记得我提到的太阳系的广度了吗?旅行者一号走了只有大概约1米的距离,离开太阳还需要走大约499—1000米的路程,它正朝着银心的方向,慢到我们的人生结束都走不出庞大的太阳系。
既然我们知道了太阳系如此之广袤,当然也就知道了我们周边的每个恒星系统都是差不多这么大,大到足够遥远,遥远到连最先进的天文望远镜都望天“兴叹”!
NASA的那些发现,可以说是悬臂上的一点点开拓而已。想到银河?估算出来的范围只能安慰我们渴望了解天空的那片好奇心。被挡住视线的整个银河,它的悬臂以及银心、我们的太阳到银心的另一面,只能靠猜想了。除非发射探测器,用足够快的速度穿越那些悬臂,这只能是一个梦!
仰望星空,星空足够遥远!实际上正是因为遥远,才导致那些星云、星系呈现在我们面前。凭借着望远镜,我们能看到的是一团模糊的,看起来五彩缤纷、绚丽多彩的景象。无论我们的分辨率调到多么的高,那也只不过是遥远之外的一团模糊,包含的信息非常之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