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岁之前,如何解读孩子敏感期?

0-6岁的孩子,其实就是依靠一个又一个的敏感期来成长和发展自己的。

什么是敏感期?

蒙特梭利认为,所谓敏感期,就是孩子在某个月龄段里,会对某种特定技能表现出强烈的兴趣和学习能力。

对于家长来说,就是在对的时间,做对的事情。


01.感觉敏感期(0~6岁)

孩子从出生开始,就会通过视觉、听觉、味觉、触觉等感官熟悉环境、了解事物。

虽然感知觉知识最初级的认知活动,但通过感知觉所获得的基本感受、经验,为以后高级认知能力的发展奠定基础。

游戏:看看哪里有变化

适合年龄:2-6岁

游戏玩法:在一个游戏区域内(家长自行限定),让孩子转过过身或离开一会儿,家长将物品做一些改动(比如:增加一个物品,减少一个物品,挪动位置),然后让孩子找出不同。

游戏解读:游戏可以锻炼孩子的观察力,调动孩子的视觉,注意力,记忆等能力。


02.语言敏感期(0~6岁)

家长可以增加孩子的词汇量,让孩子乐于交流,提高表达能力和语言能力等4个方面入手,利用孩子的语言敏感期,促进其语言发育。

1)游戏:给孩子录音

适合年龄:1~3岁(语言的丰富期)

游戏玩法:随时录下孩子的声音。比如:学大人说话、自言自语,快乐的笑声,学唱歌,讲故事等等,然后过一段时间可以将录音给孩子听。

游戏解读:录音可以让孩子听到自己的声音,这是一种全新的感受,会让孩子更乐于发出各种声音,同时也帮助孩子发展听觉。

2)游戏:神奇的盒子

适合年龄:3~6岁(语言的爆发期)

游戏玩法:准备一个盒子,放一些物品,比如:零食、玩具、水果等,让孩子一边摸,一边描述物品的外形和特征,最后猜出物品。

游戏解读:极大地促进孩子的想象力以及丰富的词语量;提示:家长在最开始的时候不要太心急。孩子需慢慢引导。


03.细节敏感期(1.5岁~4岁)

这个阶段的孩子通常突然对细小的物体产生浓厚的兴趣;

孩子通过观察、研究、搜集这些小东西,来获得自己的乐趣。而且,拿、抓、捏细小东西本身,就是发展他们小手的肌肉和手眼协调能力,这给以后发展他们的精细动作奠定基础。

游戏:自制拖拉玩具

适合年龄:1岁以上

游戏玩法:将家中不同的纸箱,打两个孔,用线绳穿好。家长可以根据孩子的年龄制作大小不同的纸箱。同时,让孩子可以将自己心爱的玩具,搜集的各种小东西放入纸箱,带着他们去“旅行”。

游戏解读:这类游戏无论室内或室外都可以进行,不仅锻炼四肢力量,而且还给“搜集癖”的孩子一个搜集的机会和理由。


04.动作敏感期(0~6岁)

通常分为两类动作;一种是大动作:走、跳、跑、钻、爬等,二是精细动作:捏、夹、剪、按、捅等。

民间有句话:越淘气的孩子越聪明。这句话有一定道理,动作水平也将影响孩子的思维发展水平。

游戏:枕头桥

适合年龄:1~4岁

游戏玩法:将家中所有的枕头、靠垫、抱枕、沙发垫等等搜集到一起,在客厅找一块足够大的地方,将枕头和垫子排成一行。

可适当增加一些难度,比如在靠垫之间放些障碍物,再倒退行走;还可以模仿施工现场,让孩子装扮成小货车,背着一些“货物”在枕头“公路”上行走等。

游戏解读:对于姗姗学步的孩子来说,这是一个增强平衡感和肌肉力量的好游戏。对于爬、走、跑、跳都可以帮助运动能力的发展。


05.社会规范敏感期(2.5~6岁)

帮助孩子明确日常生活规范、礼仪、教育孩子遵守社会规范,学会自律生活。

最常见的表现就是孩子突然爱上了“角色扮演”:和家人、小朋友之间的过家家游戏开始了。

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玩游戏强化孩子的社会规范意识。

游戏:我的小厨师

适合年龄:2.5~6岁

游戏玩法:按照家长平时的洗菜做饭的流程,和宝宝一起玩耍,让孩子熟悉家人是如何做饭的,了解事物,熟悉工具的使用方法,让孩子模仿大人的方式来“做饭”。

游戏解读:在此过程中,不但锻炼孩子动手能力,更能帮助孩子获得一个独立的人格品质。


文末,孩子的敏感期既短暂又“神秘”,当你感觉到“孩子最近怎么这么不听话?”的烦恼,重要的敏感期可能就要错过了。

从孩子的敏感期来发现的他们的天赋,需要家长一点一点的引导,让孩子变得更好👌。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