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镇观复:斗门头-水韵龙门

口述人:三官堂首事,陡门头等地方乡亲


资料出处:《榕林笔钞》,郑小同《鳌江江口斗门的前世今生》,陈崇华《鳌江大事纪》,《中国人文历史周刊》,江上人等横阳乡土文化群友


照片:发现浙里 网络


编辑:发现浙里




鳌江的陡门头,因“南宋斗(陡)门”而得名。是陡门街接驳坡南古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坡南古道是重要的古商道。南门街古称永宁街,隶属永宁里,民国曾名鲸浦路,跨越宋,元,明,清,延至解放后它以斗门为界分上下两段,上游称南门街,下游叫陡门街。因地势走高,而‘‘头’’有凸出,及高地,半岛的涵义,故名


Image


陡门街全长约800米,曾全部竖铺青砖。接驳江口渡上岸江南片,往来江口,墨城,西湾,五板桥的群众。是千年横阳古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大约唐宋时期,修东西塘与“江口斗门”,才有了东塘河古道,陡门街才与南门街,及坡南古商道连成片:经八角亭走丰山,通县城,往万全,瑞安,温州....“陡门头”是个历史悠久的小地名。


Image


斗门是一种原始的抗洪水坝,阻隔海水倒灌,雨季泄洪,旱季灌溉。


“陡门头”-江口斗门至迟始建南宋端平三年(1236),县令林宜孙发起;后里人郑存耕重修;斗门历史上屡毁屡建,可谓命运多舛,多灾多难。有志载:修建近10次,单清一代就不下5-6次,更弗论近千年未载录的,上演了地方人与天斗与地斗的抗争精神:


《平阳县志》有载:“元至元二十四年(1287),里人郑存耕修。至正二十一年(1361),存耕族人郑礼郑公谊再修。


明洪武八年(1375)风潮冲坏,洪武十六年(1383),丞彭尚贤与令吴蕴中、典史杨孝忠再修。


苏伯衡《江口陡门记》(有记其事经过。)成化二十二年(1486),风潮又坏,(县)令王岳、主簿胡津复修。


己(继)而又坏,弘治四年,(县)令王约、丞李选修。


万历二十二年(1594),(县)令朱邦喜捐俸二十两修砌。


清初久废不修,陡石湮涨。


乾隆初年,(县)令罗守仁命贡生叶之瑗修筑,姜朝勲继之,卒无成功。”


也反应了地方曾经险峻的气候与地理环境


现陡门头旱桥下有一块立柱,上锲刻有“隆八年岁次癸”几个字,清晰可辨,内容应为“乾隆八年癸亥年……”的落款。据此我们可以认定:在清乾隆八年(1743)间,此水闸曾修建过,失载于《平阳县志》。Image




斗门或是“鲤鱼跳龙门”里的主角:龙门。


龙门的背景大多处于大海与大河的交界处,仅许河流入注,这应是中国传统斗门无疑。当鲤鱼冲到此处,艺高胆大之鱼一跃龙门便可成上天入地的神龙...而鳌鱼便是半龙半鱼的图腾,立于龙门之上...如今多见浙南传统屋脊两端的鸱吻,即鳌鱼。如鲍台《古鳌陈十四圣姥宫记》“....于嘉庆年(1796—1820)为峻其垣墉,高其阁扇,上为双阙,镇以鴟吻,外则捎沟为池,架以石桥,清流滉漾....”鸱吻,又名螭吻、鸱尾,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神兽,龙之第九子。除攘邪辟火之象征外,也希冀飞黄腾达,独占鳌头。


Image


中国还是是世界上最早发明和利用斗门的国家。2015年良渚文明遗址出土世界最早的拦洪水坝系统。证明5000年前中国先人已经发明和掌握了“斗门”这项技术。Image


(原载:《中国人文历史 2017年月刊》)




斗门边原有古榕一株,并起古亭一座,名“斗门亭”。故地方人称呼“陡门头”又叫“陡门亭”。



搁弃于河头菜场前原古亭石构铭文,及百姓口述:当年斗门亭为卯榫石构八柱飞檐翘角穿心廊亭,设椅榻,进深约3米,路人皆穿亭而过。




现遗三根石柱,字迹清晰,辨读如下:


1.四沙信士林世**男**助**一


2.二十一都信士**(横:郑**,***,郑人瑞)共助石材一条。


3.十一都**杨景天,天元共助石材一条。


Image以及清乾隆年原古亭石柱如下(已轶),乡土爱好者刘荣锋摄于12年5月


Image




当年已经用上石材,说明此地非比寻常,必是人流如梭,人文鼎盛的所在。石料打磨规整,精工细琢,纪年跨度长,捐助人多且广,非一般乡土古亭可比(始建清乾隆年的江口婺渡亭尚使用木亭)。由此推敲小地名当年的繁盛和险要:




陡门头,旧为浙闽两省的通行要道,平阳坡南往来江南,如桥墩,马站,蒲门,金乡卫,江南三区,以及墨城,二沙,西湾至雁门,三大厂的必经之路,犬牙交错,错综复杂。是“八闽通衢,交通要隘”,千年横阳古道的重要组成部分。所在旧为“九都”,而署名“二十一都”为江南,四沙即今西湾...进一步佐证了地区的影响力。


Image




亭内原供菩萨。具体为何菩萨,说法不一:一说白灵堂观音,一说陈老爷,一说太白金星。亭址亦有不同说法:位于今斗门上(据历史上斗门旱桥仅一米之宽),一说今榕华亭原址,一说今斗门头斗(陡)门街一侧。清乾隆年间易亭为何公祠,纪念裸捐建斗门的好官:何子祥。




何子祥(1707~1771),字象宣,号蓉林,平和(今福建云霄县)人。清乾隆十六年(1751)进士,三十年由浦江知县调任平阳知县。与县丞萧垛兴建龙湖等书院、昆阳等义学,观澜等社学,又建社仓十余所以备荒。疏浚了县城内外淤塞百余年的河道(内河八百余丈,外河三百余丈),(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捐所有俸禄重修江口斗门...


Image




斗门旁另有三官亭神橱,三官亭供奉天,地,水三官,护佑地方百姓涉水平安。并植一株小柄叶榕于神櫉边(又说:原有雌雄一对)。古榕曾有2-300年历史,在上世纪70年代意外碳化而死(一说:大办钢铁毁),重植今树...




今斗门桥上三官堂乃是原五期城改,八角亭旁三星堂(三官堂)拆除,合二为一。




斗门边还有白灵庵(堂),始建不详,最早还有陈老爷殿?隔岸即民国时期的翻砂厂-"韩发盛",是两岸最早的手工制镬工坊之一...2018年初,杭州师范学院张莉彬,及笔者于白灵堂发现一块道光年古碑,这是继2008年会馆巷发现两块古碑,及之前江口渡发现两块碑后的第五块古碑。进一步揭示了此地之历史重要性。


据当地人介绍原发现于江口斗门附近(今陡门头)。碑体与碑文保存完整:


青石制,长约80公分,宽约40公分,厚近10公分,重约30公斤。铭文为小楷阴刻,繁体字,碑额及落款中楷阴刻“禁,约,碑”及“大清道光一拾一年凉月日主吉旦”。字迹娟秀,纂刻工整,从艺术角度讲,也是一面不可多得的工艺品。


试辨读,校注,简写如下:


横:


禁约碑


竖:


立禁约十三九都两都董事等。兹因本埠贫民置有小艇船只出洋在于三盆镇下关深洋不避风波之险採取蜡壳,此等觅利寔(实)局艰辛,迨其採就回棹之后停泊本埠陡门浦,其壳起貯(贮)浦之两岸始放其怀。近查地内竟一从无知小人损丧天良妄弥人之血本私行偷窍蜡壳及船内器皿等物每致该船户等哀号查追无踪。此等刁顽寔于关里之害,我等目击心伤,公同会议条规列后并就天后宫演戏一台通告地保合地人等知悉,立禁之后务宜公同密察勿隐捻,如有偷窃被获一体照罚,倘有持强不依,公同呜官究治,具呈明汛主谕禁外合再立碑严禁。此系除窍全业起见凡村人共相鉴察,庶小窍无从托足而贫民得有安业,众立碑牌以垂永远云尔




计开议规


一如有偷窍蜡壳等物被获者罚戏一台酒三席,知风报信者众内谢钱伍佰文


一议如有偷窍被获不依议罚者,公同鸣官究治,每船户朋钱乙千文交众资用,涉壳户之事如有乘壳售卖之后擅拾地内余壳者罚酒三席


一议小艇船蜡壳后起擅租钱X每偿钱一百伩


一议小艇在获水就航舡拨过蜡壳户每船出抽分钱伍拾伩


一议蜡壳在擅航船拨击每船出抽分钱五拾文




大清道光一拾一年凉月      日立榖旦




从中揭示近两百年前的古镇(1831年)煌煌大观:当年斗门头渔舟,小艇比邻,以蜡壳为业。汛主掌管一镇公务...天后宫与杨爷殿,娘娘宫并立,组成了地方丰富多彩的业余生活,扮演着重要角色。描写了南宋爱国诗人陆游笔下的:


桥如虹,水如空,一叶飘然烟雨中。天教称放翁。


侧船篷,使江风,蟹舍参差渔市东。到时闻暮锺…的场景


陡门路尚遗留一方界碑:《李界》碑,也是千年鳌江唯一发现的四块界碑之一。为楷书,阴刻,字迹清楚,遒劲有力,应是当年具有代表性的风俗:或为界定之用。也反应此地曾是"李姓"聚族而居的地方…被当成石板填埋于路上多年,2018年城建亡圮。


Image



原陡门路走势也不同:过去是绕白灵堂后,沿塘河过,有岔口分五板桥村及江口渡。后滩涂淤涨,才起今新路。




陡门路过华清道院后忽然变望江路?!过宝林寺(江口堂)又莫名其妙变江口路……还是一条路,只是肌理弧度不同,让人匪夷所思。这条曾是鳌江口的古海塘:九都海塘,当时鳌江还是一个大的喇叭口,路是依海岸线的走势而修建。或是因地标的改变衍生了各自的路名。若上推500年,或1000年又该叫什么路?鲸浦路!


鲸浦,大海之意,唐王勃《乾元殿颂》序:“天街五裂,截鲸浦而飞芒;地纽三分,触鼇山而按节。”蒋清翔集注:“鲸浦,谓海。"说明:是通海之路。


从字面理解,鲸浦或是常有鲸鱼搁浅的海岸故名?浦,水边或河流入海的地方…


鳌江正处在江浙沿岸流,与台湾暖流交汇和消长的区域,有种类丰富的海生物汇集,也吸引鲸(或鲨)来觅食,同时鳌江是大涌潮江,故退潮时,鲸鱼容易搁浅…我想不远将来,随着水质与生态的复原,我们还会看到这种现象。其实不用等很久,近年苍南某沙滩,就有幼鲨等搁浅,被放生的案例…丰富多彩的地貌组成了独具魅力的风土与历史。



Image


江口渡便在江的尽头,是千年横阳古道第一渡。堤岸边至今留有旧石板码道遗址。旁为望江亭,旧称鹫渡亭。


2018年发现与出土疑似旧路亭,及不同规格铭文古碑六块:其中一块正是清乾隆年县里所修的《榕林笔钞-碑记》,约定只许官舶摆渡,禁行私渡…证明古亭即原亭遗址,其余一碑是乾隆五十八年加建,另有若干块功能不详的碑刻若干...佐证了此地千年文脉。因江涂淤涨,渡埠迁古亭外约200多米。证明近千年前,南北岸已舟车辐辏,船舶稠塞...




解放初依托沿江的海运优势,在沿江一带,以及华清道院等处建平阳国营造船厂,制革厂,平阳屠宰厂等,是现代国企的元老标兵...见证了一个激情燃烧的岁月,是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尝试.


Image



如果说南门街是鳌江流域-百年商埠摇篮,陡门街就是南门街的肇始,是文脉渊源,是“水韵龙门”。未来这里要建“水韵商业街”,滨江商务区,希望能用好用活这块风水宝地,成为鳌江流域跨越崛起,新的精神地标,背井离乡的游子,两岸温商的精神家园。


斗门头水闸

传统图腾

传统

石亭料

石头柱

南门街民居

何之祥

李界碑

古鳌头

江口渡

斗门头


新亭

榕树

古碑

古籍

翻砂厂

民宅

南门街

鞋厂



南宋端平年间古陡门

陡门头


古亭遗址

新亭

后续:2022年平整土地,发现乾隆年斗门桥

原斗门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引:浙南温州小镇:鳌江,是一座边界古镇,三朝古港,曾有过璀璨的历史。陡门头在几年前以及写作碎片上曾稍稍带过一点,无...
    品仁感情阅读 1,384评论 3 2
  • 个人财富自由,最核心的是心智模式要得到提高,财富只是一个标志,自由的时间支配是目的,怎样支配时间靠心智模式。 心智...
    Leslie91阅读 53评论 0 1
  • 粗发~~~DK带你环游世界 ☀️☀️☀️今年夏天不一般!高温热浪一波高过一波,让人不出门就感受到了火焰山的温度,实...
    b995ac1b9219阅读 97评论 0 1
  • 早上5点多,老太太叫醒我,说她心脏难受,说是忍了半天了,自己也吃了10粒速效,但是还是不行。我刷了个牙,烧了壶水,...
    咬文嚼字的老鼠阅读 101评论 0 0
  • 茶,是中国人民的骄傲,也是中华民族的国粹。它不仅代表着物质的享受,更流传着文化的底蕴。 今天,我要带你揭秘国粹茶的...
    钟师傅老茶馆阅读 45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