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人读书求知,你读书催眠

“在阅读的时候让自己昏昏入睡比保持清醒要容易得多,爬上床,找个舒适的位置,让灯光有点昏暗,刚好能让你的眼睛觉得有点疲劳,然后选一本非常困难,或极端无聊的书,可以是任何一个主题,是一本可读可不读的书,这样几分钟之后你就会昏昏入睡了”。

《如何阅读一本书》中这样描述没有自我要求的读者。

最近我在简书上写的文章偶尔会分享到朋友圈。这些文字虽然没有给我带来很多的关注,但是却可以让我的内心非常平静。这一个月,我读书的频率也比以前要高,读的书目也比以前要多。一个同学看到我朋友圈的文章,知道我在读书。发过来一段文字说,我也经常读书,床头总会放着几本书,但是,经常读着读着就睡着了。一本书可能要读上半个月甚至一个月的时间,保持每天翻几页的状态,读完后面的内容,早忘了前面写的什么了,收获并不大。那些每年读一百本书的人太牛了!

我告诉她,以前我也是这样。总提醒自己说要多读几本书,所以,总是一下子买好几本书放在床头,提醒自己,睡觉之前要读几页,至于为什么要读书,该读什么书,也不是很清楚,结果读书就变成了有效的催眠方式。

现在我换了一种方式,除了教科书和其他一些比较晦涩难懂的书之外,一般我会在一个星期之内读完一本书,记完读书笔记之后,并通过写作的方式输出。

改变的不是读书的方式,而是读书的目的。

为了满足自己多读几本书的虚荣心和为了满足自己对未知领域知识渴求的欲望,这种读书目的带来的读书效果当然截然不同。

我也很羡慕那些每年能读一百本书的人。想知道他们是怎么读书的。也是最近一个月的读书经验让我明白:

只有当读书不再催眠,才能开始谈论读书的策略问题。

现代社会表面上看起来除了书籍,我们获取资讯、知识的途径越来越多。但是我们接触到的信息都是被精心设计过的。我们面对的是经过审慎挑选的资料与统计的数字,目的就是让人不需要面对困难或者是不需要付出努力,很容易就能找到现成的知识,甚至是现成的解决办法。我们是信息的接收者也是被动的接受者。长期的思维惰性让人失去了主动思考的能力。

读书是一项需要主动思考的活动

读书要具有一定的目的。带着目的读书才不催眠。

读书是与作者对话的过程。打开一本书,只需要作者解决我们的问题,当然,每问一个问题最后都需要自己回答。

对植物浇水、施肥与人读书有一样的道理,植物借助养分完成自我生长,人需要借助读书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

所以,我告诉我那个同学下次再读书,读完之后问自己四个问题:

1.这本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这本书的结构是什么

3.留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4.读这本书的意义是什么

我也用这样四个问题问自己,能回答这样四个问题,才敢说这本书是我的。不然即便我们花钱买了这本书,它仍然是作者的。

争取每一次读书都是求知,争取让读书不再催眠。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欢迎关注我的公众号:读书主义 更多精彩等着你! 这个读书方法,可能会颠覆你对读书以往的认知|开卷 或许读书已经成为...
    米米粒粒阅读 34,990评论 9 209
  • 我是日记星球211号星宝宝,我正在参加日记星球第五期蜕变之旅,这是我的第43篇原创日记。 我在教养孩子的方式上是走...
    林籁泉韵晴朗朗阅读 2,435评论 0 0
  • 我的世界全是你,而你却看的另一个世界 有了你,我的世界模糊风景,万象只存在一个你 而你,你看的何尝是我,是我身后往...
    原晓丹阅读 1,196评论 4 0
  • 本文参加#我的故城,我的故事#之十堰活动,本人承诺,文章内容为原创,未在其他平台发过。 “我一辈子走过...
    瓊喑阅读 4,581评论 3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