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成为一个有丰厚的文化积淀和美德修养的人?有人认为是博览群书,也有人认为是见贤思齐,但季羡林先生却认为“学会聆听当是最好的选择”。诚然,善于聆听,接受好的建议,不断提升自我,向善、向真、向美,便是成为更好的自己。
善于聆听,消化建议让人进步成长。曾几何时,邹忌向齐王进谏,劝齐王接受群臣吏民对自身缺点的建议,齐王聆听并纳谏,让各国来齐朝拜,使齐国未经战争就战胜于朝廷,这就是聆听的魅力。再观今人也亦然如此,有一家企业,在公司前台设置一个意见箱,由员工对公司或主管提建议,每周将信件拿出来,实施合理有效的建议,并颁发“最佳建议奖”。这是一家善于聆听员工的心声公司,大家劲往一处使,领导开明善听,员工积极进取,团结一致,公司的发展蒸蒸日上,稳步前进。
一意孤行,固步自封将会走入深渊。西楚霸王项羽虽出身贵族,但却有勇无谋。鸿门宴上,他没有听取范增的建议杀掉刘邦,留下后患,让逃走后的刘邦日益强大,让原本在手的江山拱手让人,最终败北乌江自刎。在军事上,他一意孤行,听不进忠言;也不尊重人才、善用人才,让韩信等良将倒戈。试想如若他善于聆听忠言,广开言路,那么,他定会让打败刘邦,统一天下,坐拥江山。这就是聆听的魅力,听之,成也;不听;败也。
时代发展,教师需要聆听各方面的声音。“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老师虽然是传授知识,但却更需要学会聆听。我国著名教育家张伯苓,一次,他发现有个学生的手指被烟熏黄了,他便劝告那个学生戒烟,抽烟对身体不好。没想到那个学生却不服气地说:“老师不是也抽烟吗?难道对身体没有害吗?”张伯苓便痛下决心,以身作则,当众销毁烟,并折断他最心爱的烟袋杆,从此以后,他与诸同学共同戒烟。这正是张伯苓善于聆听学生的声音,平等待人,没有因老师的身份去压迫学生,他把学生的话放在心里,用在行为上,以身作则。身为老师不仅要听学生的声音,更要听各方面正确的声音,让教师之路越走越远。
伏尔泰说过:“耳朵是通向心灵的路”,让我们少一点张狂傲慢,多一点清醒谦虚,这是认识自我的必经之路;让我们学会聆听,在积累奋进中将人生修得至臻!唯有如此,方能让生命之光愈发璀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