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界限感的父母,你的孩子如你所愿逃不出你的手掌心

“你懂什么,我过的桥比你走的路还多!”

 “我们这么做还不是为了你好?”

 “你要好好学习,才对得起我们!”

“不听我的,你早晚会后悔。” ……

 这些话,你听着耳熟吗?

从小到大,我们都经历着:

世界上有一种冷,叫你妈觉得你冷;

 世界上有一种好,叫都是为了你好。

可怜天下父母心,在父母“一切都是为了你好”的爱中,你真的幸福吗?

01  

心理学大师海灵格说:好家庭,一定要有界限感!

 还记得前段时间的热播剧《小欢喜》吗?剧中的乔英子从一个爱笑、可爱、活泼、懂事,学习成绩也好,兴趣广泛的一个孩子,到后来的失眠、崩溃跳海。

妈妈宋倩对英子说,有什么话下来好好说。 英子直接喊:“我怎么跟你好好说啊,你从来都是用自己的想法来决定我的人生。”

宋倩不解,你为什么非要去那个南大? 英子喊出了自己的想法:“我不是非要去那个南大,我就是想要逃离你。”

宋倩自己一个人带大英子确实很不容易,但是她把英子当成了自己生活的全部,事事都围着英子转。她是一个老师,什么都觉得自己是对的,然后习惯了替英子做决定。

宋倩也会好声好气地问英子自己的想法,但是英子一说出,她就会厉声反驳。

 进入高三之后,宋倩对英子管得更严了,督促她学习,给她熬各种补汤。

剧中刘静有句话说得挺好的:“你想让她保暖,可是她只想好看;你想让她吃好,可是她只想吃饱。”

妈妈宋倩对英子没有边界感的爱让她窒息发狂,拼命逃离。

生活中,你有没有经历过这样的逃离?

高考填报志愿的时候,作为老师的爸爸让我第一志愿填报一所省内的师范院校,理由是:老师有固定的假期、工作稳定,一个女孩子当老师挺好的……

到了学校,我把三个高考志愿全都改了,第一志愿填的是一个省外的学校,并被顺利录取。我当时的想法很简单,我要离家远远的。

无论小学、初中还是高中,我都在爸爸无微不至的“关照”下:小学的校长是他的表弟,初中就读的是他任教的学校,高中好不容易离家远了,又被老爸的同学照顾得很好。

虽然爸爸没有明着干涉过我什么,但心里的那种压迫感,让我很不自在。

尽管现在很想离他们近一些方便照顾他们,但当时年少的我真的是想离的越远越好。

 这世上,  最好的亲子关系就是保持界限。

02

说到朱雨辰,可能大家对他的印象还停留在十多年前。他因为在《奋斗》中饰演华子,以及在《我的青春谁做主》中饰演方宇,而被观众熟知。

出生于1979年的朱雨辰,在湖南卫视《我家那小子》这档综艺节目上,成为网友热议的焦点。除了朱妈妈在节目上发表的关于“女人就应该做贤妻良母”的言论,更多的人因为朱妈妈对孩子无微不至的照顾,而一度把四十岁依然单身的朱雨辰定位为“妈宝男”。

她说,她是用整个生命去对待她的儿子的,完全没有自我。她在家里相当于两个菲佣,把家里打扫得干干净净。

 不管儿子走到哪里,她都会跟着儿子,给儿子做饭。为了怕儿子上火,每天早上4点,她都会起床给儿子熬梨汁。这个习惯已经坚持十年了……

但更夸张的还在后面—— 从早期访谈节目中能看出,朱妈妈这种“窒息般的母爱”,在他上大学的时候已经表现得很明显了。刚送朱雨辰去学校的时候,朱妈妈发现宿舍墙外有爬山虎,害怕虫子爬进宿舍,她曾想过要用开水把爬山虎烫死。后来被朱雨辰阻止了……

每次儿子寒暑假回家,朱妈妈都会一边擦抽油烟机一边哭,嘴里念叨着——“我怎么这么没出息,我儿子就这么离开我。”

从中戏毕业后,朱雨辰选择留在北京打拼演艺事业,朱妈妈也跟着来到了北京。每天就跟现在追星的小粉丝一样,看儿子的贴吧,看儿子的博客,给儿子的所有榜单投票。儿子开始写微博后,她甚至准备了一个本子,每天抄写儿子的微博,一抄抄了好几本……

 这样密不透风的母爱,让朱雨辰倍感压力。他也不是没有反抗过,但每次反抗都以失败告终。

心理专家武志红曾经说过,中国人不幸福的根本原因就是人们缺乏界限感。尤其是在亲子关系方面,很多中国父母都对孩子的职业选择、配偶选择指手画脚,甚至越俎代庖,给孩子带来痛苦,自己却懵懂不知。

03

父母做得太多,没有界限感,反而阻碍孩子的成长,有远见的父母,都带点绝情。

让孩子做家务: 哈佛大学一项长达20年的研究表明,爱做家务的孩子跟不做家务的相比,就业率为15:1,收入比后者高20%,而且婚姻更幸福。

 古人说:“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做家务,是孩子成为精英的第一步。

培养孩子的逆商: 巴尔扎克说:“挫折就像一块石头,对弱者来说是绊脚石,让你怯步不前;而对于强者来说却是垫脚石,使你站得更高。”

逆商高的孩子,未来一定不会太差。

 如何培养孩子的逆商,保罗·斯托茨给出了六点建议:

1、鼓励教育,尽可能鼓励孩子尝试新事物;

 2、包容放错,告诉孩子享受过程,而非结果;

3、多带孩子出去走走,见世面很重要;

 4、挑战有难度的任务,培养孩子正视失败和分析原因的能力;

5、情绪控制教育额,不要因为一点点小小的挫折就发脾气;

 6、长跑,长跑是训练耐力最有效果的方式。

让孩子远行:永远不要把孩子禁锢在自己的身边,不管你愿不愿意接受,你的孩子终将会选择离你而去。

作为父母,你能做的,就是静静地站在原地,目送他们远行。

就像龙应台说的: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 你站在小路的这边,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地告诉你:“不必追!”

孩子的人生到底是如你所愿,还是如他所是,这个问题值得我们每一位为人父母者深思。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