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过很多道理,却依旧过不好这一生”是一种无奈,于是从道理、理论跨越到实践,从别人的实例中抽取本质应用到自己的领域是一种稀缺技能。在培养这个技能的路上,我做了很多尝试,以下是最近的一次。
《怎么上课,学生才喜欢》是北京十一学校一名优秀的历史老师下写的书,书中内容紧扣书名。有一篇提到了如何提出好问题时讲到:“好的问题天然地包含基础知识”,就是说单纯地对基础知识的提问会让学生觉得乏味,应该“避免直接的提问,尽可能用任务、活动或者冲突的情境和话题来激发学生学习基础知识的兴趣。”
魏老师举了一个历史学科的例子。
从直接问“二战的发展过程”、“二战期间的重大事件”转变成“选择几个二战人物,给他们每个人写一篇墓志铭,其中必须要有人物生平、典型特点,以及对人物的评价。”
如果想要完成这个任务,就要去了解这个人的生平,历史事迹,并且要站在大的历史背景下去分析。通过这个过程,让学生了解了二战的发展进程、重大事件。
不得不说,这是一个非常巧妙的方式。这跟曾经我见过让学生自己设计一艘船来了解航海技术和船文化以及设计能发射50米的火箭了解能量和流体力学如出一辙,都是非常巧妙而又有趣的任务设计。
于是,作为物理老师,马上要讲的基础知识是平抛和圆周运动的公式复习,那我要怎样设计一个类似“墓志铭”这样的任务呢?
公式的本质就是各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能够将它作为基础知识解决的问题,最直接的就是种类繁多的物理题了。但是很显然,这是一条被用得毫无新意的路。
所以,我回到魏老师的视角,站在“复习二战发展进程和重大历史事件”的初心出发,先去看看平铺直叙时会得出怎样的答案。
那就是在一个大的历史背景下,有起因,有一系列的事件组,有结果的过程描述(起因经过结果),并且在事件组中的每个事件都是在讲什么时间、什么地方,谁做了什么事(时间地点人物)。这里的“谁”(也就是“人物”)是魏老师单独拿出来做文章的地方。而如果再深入地想一层,为什么偏偏是人呢?因为不论什么事情的成因、发展、结局,都是有人参与的。人是这个过程中穿珠子的线。
于是思路就通顺了。我要先按照常规的方式给出一个答案,然后找到里面能够跟贯穿始终的一个点,这个点一定是跟其余所有能建立起来联系的,去描述这个点,在这个点身上做文章,就能布置出一个精彩的任务。
类似的,除了人物,还有时间、地点以及物品都可以拿来作为关键点。比如按照时间轴拍一部纪录片,或者讲述某二战关键地点处一只石狮子的所见所感,再或者收集几个当时具有代表意义的物品,做一个小型博物馆,让学生来做导游。这么一想,思路就全打开了。
于是我明白,即便是创新也是有思维方法的。找到正确的路后,再做头脑风暴,要事半功倍的。
回到复习公式的问题上,我先把所有公式列出来给你看看,看你能否有除了默写以外的方式来引导学生复习。
公式跟历史事件相比,它的特点是简单,没有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只有物理量间的关系。这是优势也是劣势,优势在于能够供寻找的点有限,即便是遍历也不是难事,但这也正是缺点所在,因为没有事件那么丰富,可创新的方面就会比较少。
以平抛为例:
常规的复习方式就是两个一组地让学生们背默出来,但是了解了“墓志铭”式设计任务的方式,就需要在这里找到一个跟所有物理量都有关系的量了。
很明显,除了第一个公式外,其余五个公式都含有t(时间)。而从物理意义上讲,平抛这样一个曲线运动,分为水平和竖直两个方向,但不论在哪个方向上,时间都是同步的,所以时间也是连接水平竖直的桥梁。
那么,在复习公式的时候,就可以这样提问:
1、和时间有关的物理量都有哪些?
2、和时间有关的公式有几个,分别是什么?
3、如果没有给出时间,哪些物理量是无法求的,为什么?
个人比较偏向于第三个问题,这样还能从侧面让学生体会到时间这个物理量在平抛运动中的不可或缺。
同理也可以找到圆周运动的桥梁物理量是半径。
以上就是我通过书中理论和实例,分析本质,寻找套路,嫁接到自己领域的思路之一,希望能给你带来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