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用以记录自己的理财经历:
2015年的前半年是个大牛市, 6月份开始步入了熊市, 直到今天尚未结束。
当时上大三, 我对股市、理财等一无所知。 4月份清明节,我从南京回到老家呆几天, 刚回家就听到村里人聊起来:"啥啥股票翻了好几倍, 谁谁在股市中赚了多少(今天想起来, 村中妇女已经开始讨论起了股市,这已是危险的征兆了)"。 出于好奇,我开始上网了解股票是什么,顺便知道了什么是基金。
我发现股票交易要跑到营业厅开户才行(当时不知道可以网上开户),而基金开户只要有身份证,银行卡。 我嫌麻烦,所以当天开了个基金的帐户, 再下个交易日买了30块钱的基金(第一次真的只是买了30块钱), 然后就忘了这回事儿。
一个月后,偶然听到舍友也谈起了股市, 回想起我还买了点基金, 就打开看了一下, 竟然涨到了45块钱...... 当时的我真是一股子得意劲儿啊, 然后立马就给卖光了。
这便是我的第一次基金交易....
2015年6月10号, 我第二次买基金。由于第一次赚了50%( 仅仅15块钱), 我这次就多来点儿,买了1000块,还记得买的是叫工银大盘蓝筹混合。 然而不到两周,发现已经亏了101块.... 懵了.... 心很疼.... 我就把它卖光了。 后面才听说是熊市来了, 很多人走向了天台....
2015年7月21, 我开始了实习,挣得虽然少,但毕竟有了自己的收入。我把一半工资存到基金帐户,偶尔买点基金(都是随便挑的)。 到了年底, 攒了大概6000块钱, 这几个月,我买的基金有了点微博的盈利,也对股票和基金开始有了些认识。 不久后我开了个股票帐户, 拿出了4000多块钱买了股票(随便买的, 买得起哪个就买哪个)。然而这时正好是2016年初时,熔断来了!!! 吃了几个跌停板的我,不知道发生了什么,总之,心好痛!!! 然后又全卖出了。而且痛好几个月再没有碰过股票。
2016年9月份,好了伤疤忘了疼, 我又进入了股市,但这次我是带着自己学到的K线图, 均线、支撑点、压力位的知识进来的,我,依旧没有放弃。这段时间持续到了2017年3月份, 我在股市呆了6个月, 最后还是放弃了,因为我觉得每天看盘, 真的很耽误时间, 毕竟我还是要工作的。 于是狠了下心, 决定暂时离开股票了。 离开时, 我这半年依旧是亏损的。 算了一下, 截至到2017年3月份, 我在股票上的亏算大概在5500块。
2018年1月份,从2015年4月开始,已经过去了两年半了。虽然我一直是亏损的,但我一点也不害怕,坚信自己只是尚未找到门路而已。 这次我只买了基金,一是我想在工作上多花点时间,基金不需要一直看盘,比较省事。二是我准备长期持有,但又受不了股市的上窜下跳。 https://www.jianshu.com/p/814bd320ac8a
这篇文章,便是我定投的几个例子。 虽然2018年一路下跌, 但我拿出定投的钱, 只占了我总资产的30%左右,所以亏损的钱也完全在我能接受的范围内, 我便没有理会。 就这样我的定投一直持续到现在。到了2018年末,基金浮亏了20%左右。
2019年初。 春节在家,我统计了一下破净股的数量已经和2016年底部差不多了。 而且5G的风被吹的火热,我越想越觉得是个好机会, 没理由不去赚一笔。 也是在这个春节,我真正意义上的去学了下基金的定投。 所以2019年, 是我在股票和基金上同时行动的一年, 也是我真正拿出自己70%的现金进行投资的一年。
到了年末, 2019年的行情是真不错,但我的股票帐户仍是亏损的,我用了更多的技术, 平均持股时间大大变长,各种炒股技术的书也是读了一本又一本,然而我依旧亏损了10%左右; 但基金帐户上, 我却靠着定投赚了15%. 由于本身在基金上投入的钱比在股市的要多, 所以总的下来, 赚了大概8000多块。 这也是几年里, 我第一个赚钱的年份。
2020年来了, 是带着一场疫情来的。这个春节,我决定要将理财上的精力,集中在指数基金上。呆在家里的这些天, 我又看了些书, 包括《指数基金投资指南》,《投资中最重要的事》等, 知道了为什么要进行价值投资, 什么是周期, 耐心等待机会有多重要等.... 我用这些理论去分析之前的操作, 也会在以后的实盘里细细体会、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