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以下内容来自得到每天听本书
当我们遇到消极的事情时,大脑边缘系统会有不适感,形成负面情绪,为了结束不适,大脑要想方设法产生快感。这是生存本能的运作方式。但在现代社会催生的焦虑下,生存本能产生了过激反应,并形成恶性循环,伤害我们的健康。
伤害的六个阶段
1. 产生焦虑
我们总是希望,生活能处于协调或平衡的状态,但是因为环境总在变化,人也在变,失调与失衡在所难免,更多的时候,我们还面临各种压力,就会产生焦虑。
2. 产生不适感
焦虑像暗流一样影响我们的身体,让人产生不适感,起初程度比较轻,但是经过长期积累,就会导致不适程度超过每个人能容忍的界限,出现问题。
3. 产生恐惧
大脑中有一个部分,叫做大脑核区,掌管人的生理。当我们的身体有不适感时,大脑核区会发出信号,信号进入大脑边缘系统,就催生了相应的恐惧感。
人们之所以有各种害怕,是担忧对周围的事物失去控制。失眠、疲劳等症状的出现,源于我们的安全感与掌控感的失去。为了消除恐惧感,产生安全感,我们的身体就会产生一些反应,这时候,生存本能就悄然登场了。
4. 产生生存误判
人们总是渴望更加快速地满足自己的冲动。在这种心理作用下,哪怕外界因素只带来一点不适,我们都会迫不及待地想要进行缓解,以规避风险,保证安全。
但生存本能只记得原始世界的简单条件反射,无法辨别现代社会的复杂情况,所以它对各种不适感都一视同仁,统统看作是生存威胁,促使大脑边缘系统做出反馈,催生一系列更夸张、更强烈的反应。
5. 出现严重的身心症状
生存本能在感觉受到威胁时,会在不同的人身上呈现不同的反应。有的人会不断感觉到饥饿,有的人总是会觉得皮肤发痒,有的人会觉得自己身体虚弱。这些长期症状,本来都是在病人无意识的状态下,由于焦虑引起的,最初可能就是一次小感冒,一次胃痛。但积累到一定程度,遇到一些外部因素,就像是火药遇到了火花,“砰”地爆炸。
6. 陷入不良习惯的恶性循环。
由于我们的耐性在降低,所以总是在行为选择上犯错误,去求助于一些短效的不良习惯,刺激多巴胺分泌,以使自己有“快感”。有时这种习惯是某种强迫性行为,比如反复洗手、不停打嗝;有时候是成瘾行为,比如酗酒、吃药甚至吸毒。
这些习惯能暂时抑制恐惧感,但它们也同时会使多巴胺水平出现新的骤降,导致恶性循环出现,使我们对于某些事物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最终出现成瘾性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