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装

一个类就是一种数据类型
引用数据类型:类,数组,接口,定义一个类是一种数据类型

例子:自定义一个类

 class Person{
   String name;
   int age;
}  

上面这个类就是一种数据类型,那么就是叫做 :Person数据类型

一、封装的概念

封装:封装就是保护程序内部结构的安全。

例子:

class Person{ 
  String name;
  int age;
  double  height;//身高
  public  void  getInfo(){ 
    System.out.println("名字是:"+name+", 年龄是:"+age+", 身高是:"+height);
  } 
} 
public class Demo{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Person per=new Person();
       per.name="SMITH";//直接访问类的属性
       per.age=-12;//直接访问类的属性
       per.height=178.0;
       per.getInfo();
   }
}

结果:

名字是:SMITH, 年龄是:-12, 身高是:178.0

上面的代码在语法上没任何错误,但是在逻辑业务上存在问题,因为一个年龄不可能是负数,之所以出现负数,根本的原因是:

可以在类的外部直接访问类的属性, 那么如果需要将类的属性设置为外部不可见,就要将这些属性使用关键字private封装,封装后的属性只能在类的内部直接访问。

例子:使用关键字private 封装属性

class Person{ 
   private  String name;//将属性封装
   private  int age;   //封装属性
   private  double height;//身高
   public  void  getInfo(){ 
     System.out.println("名字是:"+name+", 年龄是:"+age+", 身高是:"+height);
   } 
} 
public class Demo{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Person per=new Person();
        per.name="SMITH";
        per.age=-12;
        per.height=178.0;
        per.getInfo();
    }
}

上面代码确实被封装了,不能在类的外部直接访问,但是一个属性如果不能访问操作,那么就失去了原有的意义,

所以我们要在类的内部提供一个访问这些属性的接口(方法),每个属性都要对应提供两个方法:
·setter方法:负责设置属性 (set+第一个单词大写的属性名称)
·gtter方法: 负责取得属性 (get+第一个单词大写的属性名称)
方法的命名规则遵循驼峰原则:除了第一个单词之外,后面的每个单词的单词的第一个字母必须大写。

例子:在setter方法中编写逻辑判断代码

 class Person{ 
   private  String name;//将属性封装
   private  int age;   //封装属性
   private  double height;//身高
   public void setName(String name){ //name属性的setter方法
       this.name=name;
   } 
   public String getName(){     //name属性的getter方法
     return this.name;
   } 
   public  void setAge(int age){ 
      if(age<0){ 
        this.age=10; 
      } else{
         this.age=age;
      }
   } 
   public int getAge(){ 
     return this.age;
   } 
   public void setHeight(double height){ 
     this.height=height;
   } 
   public double getHeight(){ 
     return this.height;
   } 
   public  void  getInfo(){ 
     System.out.println("名字是:"+name+", 年龄是:"+age+", 身高是:"+height);
   } 
} 
public class Demo{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Person per=new Person();
        per.setName("张三");
        per.setAge(-14);
        per.setHeight(178);
        per.getInfo();
    }
}

上面的代码我们在setter方法中做了逻辑判断(用来做数据验证),但是在开发中数据的验证有专门的第三方辅助类来完成,不会在setter方法中去书写,那么为什么要写上setter和gtter方法呢?这需要在后面很久以后的学习中才解释。

总结:
·封装的概念:封装就是为了保护程序内部的安全性
·类中的属性一旦使用private关键字封装之后,就要提供setter和gtter方法
·setter和getter方法的命名规则:
|—set+首写字母大写的属性名
|-get+首写字母大写的属性名
·我们在命名方法名称的的时候遵循驼峰原则,同时要见其名知其意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1.面向对象三大特性 -封装性 -继承性 -多态性 2.什么是封装 封装性就是隐藏实现细节,仅对外公开接口。 3....
    梦夜繁星阅读 1,129评论 0 6
  • 提问:是否理解为什么紧密耦合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紧密耦合的组件会让代码难以维护,比如上面的代码如果需要改变产品就会...
    江将蒋酱阅读 1,631评论 1 3
  • 我曾经看着镜子问过自己,以后的自己会在干嘛,未来又会怎么样呢? 当时吧,我的想法很天真,很憧憬的说道:‘未来我会...
    安心玲阅读 175评论 0 1
  • 人生的奔跑,不在于瞬间的爆发,取决于途中的坚持,你纵有千百个理由放弃,也要找一个理由坚持✊下处,所有的努力✊,不是...
    杏郁阅读 178评论 0 0
  • 下了班的周五晚上,同事们都相继下班了,白天此起彼伏的电话铃声、打印机高速运转的声音也都慢慢消失了。偌大的办公室只...
    freecati阅读 626评论 3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