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故事》第五课

      这一课我们读《天之木铎》和《子畏于匡》,在困境中,不同的人不同的心性,让每个人面对的方式都不同。在《天之木铎》中,冉有的心情随事情的发生不断变化,封人的各种不同言语的刺激,使得故事曲曲折折。借由这里就看到自己,心性不成熟,一有点事,情绪就不停的波动,总是想找个靠山,想不去承担责任。要直面作为一个妈妈,成熟的心性,是支撑自己人生,与孩子助力人的多重身份。老师心底的无忧、无惑与无惧的仁德,是我们要努力修为的人生。

    在《子畏于匡》中,我似乎更加明白,为何孔子最喜欢颜回,在沉默中思考是他培养自己德行的方式,无论处于何种境地,他都能认清自己的道路而不迷失。更能理解,孔子的使命感,天意的安排,就是保佑传道的大使命。这里又一次理解信任,信任上天,信任自己,正正直直的活下去,道,自然在。

    面对他人的赞美,要学习分辩,有一颗明辨的心。学会说话,说让人入耳入心的话。时刻滋养自己的本心,不让人心掌控自己。

    知道自己是谁?自己在哪?要做什么?修行的路还很长。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学 而 篇 原文: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有子曰:“...
    人道酬诚2018阅读 5,369评论 1 16
  • 论语正音及白话(先进11-1) 子曰:先进于礼乐,野人也。后进于礼乐,君子也。如用之,则吾从先进。 【白话解释】 ...
    荷荷花阅读 2,665评论 0 3
  • 《论语》原文 (完整版) 重拾 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学而篇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兰陵笑笑生666阅读 552评论 0 0
  • 傅佩荣老师演讲: 1、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时习:适...
    混世小农民阅读 919评论 0 1
  • 学而第一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
    日月贞明阅读 1,224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