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室里的温度,师生一起营造

教室里的温度  师生一起营造

              --听《提升教师幸福力》讲座二感受

      5月15日晚,我聆听了马云公益基金会乡村教师社区钉钉群里,吴婷娜老师的《提升教师幸福力》讲座二《教室里的温度》,对于我的班主任工作很有帮助。教室里的温度,师生一起营造。

      吴婷娜老师的讲座,从四个方面入手:什么是幸福力、幸福四个要素、温度教室的三大支柱、尊重平等师生关系,让我感觉对提升教师的幸福力方面有了很大的改进。

      首先,我理解了幸福和幸福力,明确了幸福的四要素。

      幸福是人类行为的终极目的和行为动机的真正本质。幸福力是感到自己拥有幸福的一种能力。教师职业的特点,让我们看到学生难管理、教学要求高、工作强度大、家长沟通困难、职业晋升小、杂事繁多等问题,而在教师的工作期望方面我们又有很多期待,比如我们希望学生有自律能力、学生学习态度认真、学生成绩优秀,希望我们自己教学有成果、学校事务简化、家长认可和支持。那么在教师职业现状和教师的工作期望之间就有了一些差距,发现困难和期待一样重要。心理学的角度讲:每个人的行为都有目的,这个目的就是为了找到归属感和价值感。每个人都面临三大关系:工作、朋友和亲密关系。

      想要处理好这三大关系,可以从四个方面着手:

1、建立联接,营造尊重关系。

2、教授技能,提升个人能力。

3、看见价值,激发协作贡献。

4、赋予勇气,鼓励内在动力。

      幸福力的四个要素,就是联结、能力、重要和勇气。提升幸福力,我们要努力建立有凝聚力、和谐的集体和学习氛围,相互尊重、取得优良学习效果。

      其次,我们明确了课堂管理三大支柱,营造有温度的教室需要师生一起努力。

      课堂管理中,我们可以制定班级约定,有了班级约定,学生们按照约定一起来维护班级的规则。这类似于我在班级制定的班规,我们书香班的班规也是我和学生一起制定的。仔细看了吴老师展示的内容,有的时候我们的班规可能严厉多一些,没有吴老师展示的更人文化一些。以后再制定班规,我会多照顾学生的情绪和参与度,让学生们更多地来自己制定班规。

      课堂管理中,我们要努力带着学生做有意义的工作。如班级里都做哪些工作呢?从课前的管理,到整理拖把桶、擦桌子、柜子、换拖把桶里的水,到整理书柜,这些都是班级管理细化的有意义的工作,师生一起来完成,班级管理更有效率,教室里更有温度。

      课堂管理中,我们可以带着学生一起来制定一些惯例。无论如何,我们都想让学生成为班级的主人,让学生们自己来制定、维护规则,规则回到学生身边,围绕着学生来进行,学生们更愿意去执行,执行的效果也会更好。

      最后,班级管理中,我们要努力营造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有效管教,其实我们就是教师与学生相互尊重和鼓励、帮助学生感觉到、邀请孩子们发现他们的能力、培养孩子重要的社会和生活技能,长期有效。班级管理中,注重这五大点,一切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一切为了学生,学生感受到了我们的关注、尊重和鼓励,他们真的觉得自己是教室里的主人,教室里的温度一定会营造得很温暖。

      吴老师带着我们思考了练习积极语言,我们用积极的语言去塑造正向思维,比如我们由“不要跑”转到说“请注意慢点跑呀”效果会更好,有的时候,越是压制,学生越不喜欢。就像我在学习教练型教师的过程中,学习到的,当我们与学生沟通的时候,不要直接说建议,如果用提问问题的形式去带着学生思考,不仅让学生感觉到了我们的关注,而且他们在问题中越来越认识到了问题应该如何解决,这样的效果会更好,而且我们也和学生建立了民主、平等的关系。

        也就是我们由命令式改为提问式,这和我在参加最近的一次培训中的感悟有相同之处,以后我在和学生沟通的时候,也努力朝着这样的方式去引导孩子们。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用开放式的问题,让学生好奇和信任,如“当时发生了什么?你的感觉如何?还有吗?你能给我多讲一点吗?你是怎么想的?如果不做这件事,会有什么问题?你有什么好主意吗?你准备怎么处理这件事情?你的计划是什么?”

        吴老师讲到了积极教育在教室,我们可以通过班会的形式,培养未来的公民,成为有责任感、尊重、机智的社会一员,在学校、家庭和社会发展相互尊重的关系。积极班会,就是让学生学会自我调节、解决问题、致谢与感激、尊重差异。这样可以检验一个班级的关系,因为关系优于一切。

     

总之,我们教师可以在教师岗位上感受到幸福,我们的学生在班级里感受到幸福,师生一起努力,有温度的教室一定可以营造!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