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5我在悦读】6377-萨摩
三期活动第5次打卡
书名:《西尔斯育儿经》
作者:威廉·西尔斯,玛莎·西尔斯
篇目:正确地对孩子说不
金句:
1.学会接受别人说“不”,其实是对自己说“不”的前奏。
2.营造一种平衡。对孩子说太多的“不”和太多的“是”都会有损于孩子的自律能力。在孩子的环境中实现“是”和“不”的正确调和是非常重要的。平衡对孩子说太多的不和太多的事,都会有损于孩子的自立能力。
3.教会孩子懂得“停止”信号和语调。在用语言对宝宝说“不”之前,你的宝宝必须长期受到表示“停止”的身体语言以及语调的熏陶。
4.用变通的方法说“不”。如果总是对孩子说“不”,那么就会让这个词失去威力。由于你用话语来阻止孩子的目的主要是为了使他免遭危险。因此可以尝试采用适合具体场合的、更有针对性的话语。宝宝在差不多6个月大的时候会开始伸手去拿不该碰的东西。起初比较好的办法是对他说,“这不是给你的”。当孩子还处在蹒跚学步阶段的时候,这么说让孩子感到熟悉,而且很具体。
6.在对孩子的行为进行否定的同时,你应该向他提出正面的建议。你应该用有说服力的表达来让孩子接受你“可以做”的建议,从而缓解“不能做”的命令所带来的紧张。
7.避免让孩子起念头。当你带着你的孩子去一个玩具商店买一份礼物时,你应该清醒的认识到你正在使自己置身于一场冲突当中。你的孩子很可能想要买店内的每一样东西。为了避免不得已地对他说“不行,你不能要那个玩具”,在你们进店之前你就应该让他明白你们来这里是为了买礼物送给朋友,而不是为了给他买玩具,这样就能让他不动想要买玩具的念头。
8.你千万不要对孩子说“不”感到气愤。孩子说“不”,这对他的成长、对于他建立一个独立个体的个性都是至关重要的,他并不是在对你的权威进行公然的藐视或否定。因为孩子们必须在实践中探索,妈妈会在什么地方停止对他们的监管,他们应该在什么地方开始自己进行尝试。父母可以学会尊重孩子的个人意愿,同时仍然对他进行监管,继续对他作出限制。亿如果孩子的个性得不到锻炼的话,那么他就不会个性签名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在某些特定的环境场合,比如偷窃,欺骗吸毒的,她与同伴相处的能力往往取决于他说不的能力。
9.我们在对孩子说“不”的时候加上孩子的名字,这是比专横地说“不”更为适当的办法。
10.有些父母将尊重孩子与给予孩子平等权利混为一谈,其实这并不是权力的问题。有权力的人(父母)应该尊重受支配者(孩子)。这个问题,在对子女的养育中是成立的,在其他关系当中也是成立的。
11.面临危险时说“不”。当学走路的孩子跑到大街上时,妈妈说:“站住!那是马路!”并且把他从马路边抓回来,一遍又一遍的絮叨当他跑到大街上时她有多么担心。她没有对孩子大声呵斥和发火,而是表达着自己由衷的担心,诉说着每个妈妈在自己的孩子可能受到伤害是内心都会出现的惊慌。这还真起了作用!孩子对马路有了很深的敬畏,而且想到马路上去的时候,总是期待着得到妈妈的许可,知道妈妈会拉着他的手和她一起穿过马路。有好几次玛莎不得不大声发出警告,用来增强孩子对马路的敬畏感。她把这种声音专门用于为了安全而需要立刻做出反应的场合。这种声音很难用文字来描述,它是一种非常尖锐,非常强烈的“啊”的声音。
复述和关联:
1.幼儿学会考虑和接受他人说“不”,是学会自律和拒绝诱惑的前提。
2.成人在和幼儿说“不”之前,可以在宝宝几个月大的时候就开始让他们懂得你“停止”的信号,无论是姿势还是语态上的变化。如果在孩子在面临危险时,成人可以大声发出警告的方式向幼儿表明事态的严重性。在这之后,成人可以通过使用“我式陈述”向幼儿表明成人的担忧和惊慌。并且在成人和孩子说了“不”之后,成人可以紧接着给出一个简要的解释和一个正面的建议。对于小年龄的孩子来讲,“这不是给你的”这样一种解释会更为的具体和易于他们理解。因为成人需要平衡在生活中对幼儿所说的“不”和“是”的数量。
3.成人在说“不”的时候,可以加上孩子的名字,可以稍微缓和一下我们命令的语气,同时也体现出对幼儿的尊重。同样处于尊重的前提,一个先前的预告和沟通,也可以大大减少成人在与孩子共事之时遇到的阻力。一个很好的例子,就是在去购物之前,可以给孩子以预告,如果可行,还可以同孩子共同列好购物清单,这样就省去了购物时间幼儿和成人就买不买一样玩具而产生的纠缠。
4.成人不要对幼儿说出的“不”感到气愤,因为这是幼儿尝试和探索自我管理的领域的过程。
5.成人管教孩子和尊重孩子这两点并不冲突。成人完全可以将对孩子的管教首先建立在尊重他们的基础之上,在此过程中还可以给他们以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