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作为评委参加了公司的技术评审,评审的人员主要为了晋级中高级技术职称,评审的形式很简单,被评审人对于近一年的工作和项目进行一个介绍,然后由评委和其进行互动提问,最后各个评委进行打分得出其成绩.
对于评审的形式,合理性这里不进行阐述,只从评委和被评审人员的角度说一些看法和心得.
被评审人员:
有些被评审人员讲解项目的时候说了好大一通,也没有让人明白阐述的是啥,缺乏阐述条理性.评委接下来也就很难进行提问,可能在PPT中配一些图比较好.
技术的阐述很重要,可以从大的方面说,比如这个系统的结构图,通过开发这个系统解决了什么问题,如何评价实施的效果.从而展示出自己的全局设计能力.
假如项目结构太大在有限的时间不能很好的阐述,则就某个小的点进行表达,有条理的讲解使用这个技术的前因后果,可重点描述遇到的问题和心得,从而展示出技术的攻坚能力.很多人在其阐述中就是罗列项目,很难抓住评审人员的眼球,被评审人员讲解的内容一定要能给评审人员带来一些启发,太平淡不是特别好.
有的被评审人员属于自嗨型,不断的讲解项目,严重超时,他们也许以为是在进行内部分享,忘记听众是评委
在阐述中,个人觉得重点讲解技术和收获,不足,以及对未来的展望,让人觉得自己是个有思考有规划的技术人员,当然重点还是讲解技术.这次评审中该类人员感觉不多.
有些技术人员明显对于评审准备不足,这个就是态度问题了,表述上,语言和动作上感觉很不得当,对于这种人员个人会印象不是特别好.
很多人大多数说重构,显得以前系统有多差劲,可是再过几年年,有可能又有很多人又要去重构他们的代码了,公司对于技术的规划性还是欠缺不少,培养了很多优秀的人才,但是公司本身的技术积累却很少,始终在这个循环打转.
有些被评审人员很亢奋,对于自己的业务非常熟悉,尽量寻找一些技术方案去解决,喜欢使用一些新技术,但是个人感觉他们有点沉迷技术,缺乏技术的规划能力,实现有点偏门,喜欢复杂化,也许只有这样他们才认为自己做事了.
从被评审人员的角度来说,个人觉得应该展现他们的特质,不管是技术规划能力,还是技术深度,或者是工作态度,只有展现出特质,才能让评委记住你.
整体来说做系统开发的人员比业务开发的人员水平要高,思路比较清晰,有规划性.业务开发人员也许疲于应付业务开发了,很少有时间去思考和积累.
评审人员:
从评审人员的角度来说,可以听到不同领域,不同技术工种的分享,对自己的理解能力是极大的锻炼,不管讲解人员讲解的怎么样,自己认真去倾听很分析,非常有锻炼价值.
评审人员需要注意自己的礼仪,做点笔记,端正听讲,不断的和被评审人员有眼神的交流,这也是一种尊重.
不是听而听,要尽可能的去思考他们为什么这样设计,是不是有漏洞,有没有一些好的建议,如何在互动环节一针见血的提出问题.
评审人员建议态度温和,这不是面试,应该是探讨,不断的引导,很多评委人员喜欢问比较宽泛的问题,但是被评审人员不明白用意,最后双方都很尴尬.
由于这不是面试,说的都是业务问题,很多问题不是特别好问,也不太好评估被评审人员的技术能力,在这样的场合也不能问啥是设计模式等等这样的问题.
对评审人员来说,对人的评价很大一部分靠的是感觉,而非真正的技术水平,所以评委如何公正一致性的去衡量每个人,真的是非常难.技术能力是一个综合指标,在有限的时间去评估很难
大部分评委力求公正,可最后的衡量很难一致性,这和很多因素有关,比如评委当时的状态,评委对被评审人员的第一印象,这就涉及到心理学了.
相比被评审人员,评审人员由于会决定评审结果,所以要更慎重,所以自己要提前进行一些准备,力争公平性,对于不同特点的被评审人员,最终有一致性的评选结果.
最后的思考:
评审是个形式,对于技术人员来说,是个很好的总结,停下来多思考思考
不管自己所处的产品是不是好产品,也不论自己的岗位好不好,也不管自己是维护系统还是开发新系统,每一种岗位都有自己的特色,如何通过自己的ppt表达出来是种能力,不要抱怨外部因素
注重技术积累,注重分享,注重技术设计,注重总结,注重表达,规划好自己的技术发展道路,走出一条符合自己特点的技术之路
评审只是形式,对自己负责才是第一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