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大部分人来说,行动力往往是最难的一步,真正做出改变,从来都不是件容易的事。人总是习惯性遗忘,总是在睡前立下壮志决心改变,醒来后却又重复着一如既往的生活。
人也是有惰性的,很容易被眼前的欢愉所吸引,放弃对长远目标的追寻。
为什么大部分人对自己的生活现状不够满意呢?
这是因为你没有主动去找寻逻辑的意识。每一样事物,呈现出来的都是表象,藏在内里的才是逻辑。
看不到逻辑的人,只能如盲人摸象一般混沌度日,怨天尤人,想要改变却又力不从心。
看得到逻辑的人,却能如鱼得水一般随心所欲,用正确的方法朝正确的方向前进。
认识世界
认识世界,意味着理解世界运行的规律,这包括细心观察既有的现象,全面分析现象背后的成因,并准确预测其未来发展趋势。
在观察、分析、预测这三个过程中,都存在各自的逻辑。然而,世界万般复杂,自己观察到的现象很容易只是片面的,分析得出的成因很可能是有偏差的,由此做出的预测自然也就不准确了。
认识自己
认识自己,才是世界上最难的难题。这要求人必须从自身之外的视角来审视自己。不少人进了大学之后才发现自己不喜欢这个专业,进了公司才发觉自己不擅长这份工作,除了对外在环境的认识有偏差外,更多的是对自己的认识不够深入。
认识自己,不仅要从生理上认识自己,知晓自身的基本体质特点;更要从心理上认识自己,明白自己在顺境或逆境中,在高度紧张或无人监管的状态下,可能出现的各种心理表现。
最终做到知晓自身所短所长,对自己的能力有个合理准确的预估。这样,就不会妄自菲薄,因为惧怕失败而放弃难得的机会;也不会好高骛远,在得知事件结果后,否认是自己的真实水平,并感叹“我其实可以发挥得更好”。
多体验不同的环境,才能知道自己在这些环境下会如何表现。
多尝试不同形式的自我表现,才能知道针对这些外在环境你会作何表现与反应。
加强内在自我与外在环境的交互,就是认识世界、认识自己的捷径。在认识世界与认识自己的过程中,自我对世界的认识愈发全面,对自己的认识更加深入,知晓自己有什么、缺什么,自己能干什么、还需要什么,并渐渐地将外在的情势与自身的优势进行整合,你人生的方向、目标就会越来越明朗。
改变自己
改变自己,意味着根据正确的方向和目标,改变自身的行为习惯。可以是生理上更加健康的生活作息或饮食搭配,也可以是从心理上提升自我的自律能力,抗压能力以及主动性。
打磨自己的过程是痛苦的,但你终将收获一个更加完美的自己。
改变世界
改变世界,是在将自己打磨得足够优秀后,用自己的能力影响周围的人和事物的发展。这一步,你或许会用十年甚至一生才可能实现。但从此刻,你的人生必将越来越厚重,越来越通透,更有意义。
这里分享伙伴们一个比较简单有效的做事方法:时间四象限
第一象限的“重要紧急事件”,往往是压力与焦虑的主要来源。
第二象限的“重要不紧急事件”,是决定人与人之间差距的分水岭。小到培养生活技能、完成长期学习计划,大到建立思维模式,提升综合实力。这些暂时看不到成果的努力,经过日积月累就可以生成巨大的复利。
在这一类事情上尽量多分配时间和精力,防止它们落入第一象限,这样才能让事情得到合理规划,让能力稳步提升,从而有条理地完成工作。
第三象限的“不紧急不重要事件”,是让我们效率低下的罪魁祸首。对于这个象限,我们要把握绝对主动权,只可将其视为调剂生活,决不可沉溺其中难以解脱。
第四象限的“紧急不重要事件”,则是让我们日夜奔忙但又好像一事无成的缘由。突如其来的任务、难以推脱的应酬、盛情难却的尬聊。这些没有益处却又需要解决的事项,成了四个象限中最令人无奈的事情。
对于生活中大部分都处在第四象限的人们来说,第四象限既没有一、二象限的关键性,也没有第三象限的愉悦性。白白占据时间,会让你精疲力竭,最好能不做就不做,要知道学会拒绝也是一种高贵的品质。
简而言之,就是多做要事,避免急事,拒绝琐事,少管闲事。
当我们越长大,越会发现时间的宝贵。时间有限,要和最合适的人一起度过,要去做最符合自身能力、最能激发自己潜力的工作。三观不合的两个人很难走到最后,安静的人注定不适合激烈竞争、压力巨大的生活。因此,无论是情场上还是职场上,都没有好坏之分,只有合适不合适一说。
人生有无尽的可能性,不要惯性的给自己设限。当你面对选择时,舍得放弃现有的舒适区,才能收获下一个挑战带来的精彩。
以清净心看世界
以喜欢心过生活
把你融入我生命
生活有五味
当我们有信仰的去爱
五味会是丰富多彩
关于16年运动、读书更多的分享,请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搜索):木子读吧,等你哦!健一生身,读千卷书,行万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