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
前日,因见好朋友“田老爷”写了一段他对人生的一点规划,并附有人云:在最好的年龄,最期待的事情,都如约而至。
多少带有一点儿诗意的理想主义,这样虽然有点儿不着实地,可诗意还是有点儿用处的。就像周国平说的那样:人如果没有诗意,大地会遭到蹂躏,不再是家园,生活就会变得平庸,不再有幸福。
况且,生活虽然总是多生变故,但聊胜于无的规划,总让人觉得生活好像是有盼头的。我羡慕他的想法,并非出于其内容如何,单论这个想法本身便足矣。
一、春去夏来
入春已降,夏日未盛,我的生活里发生了一些事情。不过是诸如事情不遂顺或者生活如此艰难的问题,甚至于让我思虑过度,总是猛然想起生命没有意义的悲观论调。
我原以为小孩子最喜哭哭啼啼的,后来我才发现成人世界的无声哭泣,才最是悲伤又绵长。
我不喜欢春天,不管是初春还是暮春,那种大地回暖的躁动心和万物回春的脚步声,都让我心绪难宁。甚至,那些莫名的压抑心情,都发生在春天的日子里。
昨天在阵阵麦香中完成了一场骑行,今天在小雨中完成了我的第1171天晨跑,恍然发现,即便还没有听见蝉鸣蛙叫,然时已盛夏。
小雨消暑的夏日周末,空气清新,气温舒适,窗外的麻雀和着不知道什么名字的鸟叫声,正在演奏一场夏日交响乐的前奏。
我知道春天终于结束了。
就在晨跑结束的时候,我便决定在这样一个恰到好处的早晨,把脑海中的只言片语汇集成一篇文章,结束气氛不太融洽的昨日。
也借由这些对未来的规划,给磕磕绊绊的生活安排一点儿期待,给平平凡凡的生活寻找一点儿活着的意义。
美妙的是,我写到这里时,窗外忽然传来了《最浪漫的事》的歌声。
果然最期待的事情会如期而至,那么,让我开始吧。
二、平而不淡的人生
24岁,辞别了大学签下的工作和人,完成了人生的第一次属于一个人的旅行。
25岁,在凉山完成了人生的第一次公益行动——支教。
26岁,在草原天路完成了第一次自己规划的中长途骑行。
27岁,在石家庄完成了第一场马拉松。
28岁,在五台山完成了第一次户外徒步。
29岁,完成人生的第一个百公里越野,我不太喜欢追逐这些东西,但我喜欢体验。
35岁之前,依然要努力工作,攒下能攒下的每一分钱;依然要把生活和爱好都坚持下去,要有点儿诗意,也要有点儿认真。
35岁之前,再开启一场归期未定的流浪,我喜欢运动、喜欢地理学、喜欢拍照片,骑行刚好把它们都结合在了一起。
35岁之前,遇见一个我喜欢的也喜欢我的姑娘,带她去她想去的世界上的某个角落,如果她没有想去的地方,那就去北欧看极光。等到风景都看透便定下终身,结束我的漂泊和流浪。
35岁,把剩下的积蓄全都交给她,寻一个四季分明、干干净净、浪漫的城市,只要能承担得起生活成本便定居下来,养育一双儿女,尽力给他们最好的教育,尤其是家庭教育。
40岁,等孩子可以认识世界的时候,也要偶尔一家人去流浪看世界,有钱就走远一点儿,没钱就走近一点儿,也要继续完成更多的人生“第一次”。
45岁,开一家用你的名字命名的小店,哪怕是个面馆,也让它足够个性,把我们热爱的东西都放进去。当我们走在人生这个必经的被禁锢阶段,也不要忘了自己追求。
50岁前后,相互扶持、孝敬父母、陪伴孩子,做好丈夫、儿子和父亲,也忠实于自己的热爱。我知道,这其中一定会有妥协,但也要幸福地走过人生最幸福的这二三十年。
59岁,等孩子长大了,告诉他有爸爸妈妈在地方都是你的家,要学会爱自己。然后就让他远走高飞,不要有任何羁绊,只要你开心,爸爸不管你怎么活着,都尽力支持你。
60岁,如果身体可以,我要用环中国的一场骑行,开始属于自己的人生第二春。
而这之后的故事,我现在想不出来。
但我很清楚地知道,
我的人生不会退休,
至死不休。
三、计划若会变
虽然我写下的每一个时期,都是以年龄开头的,但我本身对年龄并没有什么执念。计划也总是赶不上变化,这条时间线上前前后后相差两三年,也都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
就像三年前的我,可能也想不到自己现在经历的一切。
就像我也不确定,自己会不会在35岁之前遇见那个她,但是不管它发生在什么时候,我知道自己将以什么样的状态去等她。我也知道那个她不必完美,因为我也很多缺点,但她一定要真诚,也好让我学习真诚。她要有自己的爱好和追求,不必和我一样,只要有一两样是重合的就好。一辈子很长,不必要求什么,谈得来最重要。
就像我也不确定,自己做的事情会不会一帆风顺,但是我知道我想做的事情,就会一直去做,至死方休。我也知道,要少做与时间对抗的事情,不如让时光帮助自己静水流深。
这种心态,有人称之为“佛系”。
其实,我不太喜欢佛系青年这个词,朋友说自称佛系的人和佛家没有一毛钱的关系,不过是求之不得之后无奈的自我安慰,其实内心恰恰是俗不可耐地想要得到。
在我看来,佛系的生活有些麻木而不思进取,行动和心里经常都是背离的。倒不如拆开来看,行动上不要佛系,心态上要保持佛系,也就是尽人事听天命,有所作为,却不要有所强求。
四、你的世界属于你
细细数下来,其实我要的生活挺平淡的,因为我知道自己曾经有些浮夸的理想,其实不够现实。
但它依然与众不同,其中的内核并非要做成什么轰轰烈烈的事情,而是“以自己的喜欢的方式度过一生。”
而这种方式,恰恰是因人而异的。
今天早上,我在同一个位置,同一时间,对着我每日晨跑的跑道连续拍下了两张照片,因为曝光不一样,拍出了明亮和阴沉的两种风格。
你看,这个世界哪有什么真实的东西,你的所思所想就是你的世界,每个人的世界也都不一样。
你的世界,应该由你自己来定义。
写在最后
三年之前,我曾经给自己列过100个人生清单,好久不看,已经忘了大半,怎么也找不到了,大概夹在某个日记本里了吧。
但是有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我还是会去体验和完成,不管是在以上生命的哪个阶段,从不停止地补充上人生的许多的“第一次”。
现在回想起来,列下那个清单的我还特别地年轻气盛,总觉得人生无限可能。现在虽然现实一点儿了,但是你可能还会笑我天真幼稚,笑我的理想主义。
甚至很有可能,再过些年我也会再被现实教训一顿,不得不认输,并悲哀得认识到,今天的我依然不够成熟。
我也承认,大多平凡的生命的确不会存在什么无限可能,但平凡的生活也可以满怀期待的,姑且把它叫做有限的可能。
就像尼采说的:“一个人知道自己为什么而活,就可以忍受任何一种生活。”
让人生有意义,便是这篇文章的意义。
希望每个人,
走好人生路,
一生幸福快乐。
P.S.
望月尘 | Yann:
有时胡言曾经,有时乱语现在
千万不要信我,有思考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