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少育儿焦虑从正确认识孩子开始

“每个孩子生下来都是一张白纸,父母就是作画的人。最后画成什么样,关键在父母。”

你是否被这句话一直影响到现在。以为自己就是出色的画家,自己的一笔一画都会对孩子造成至关重要的影响。甚至认为自己画错一笔了就毁了他的光明前途?

今天我想告诉你的是,孩子TA并不是一张白纸,而是一颗种子,并且你要持续给T种下好种子。

孩子出生就是带着我们的基因而来,也就说孩子的智商水平,性格内向还是外向在出生的时候就基本决定了的。

比如有些孩子TA就不喜欢运动类,而特别倾向于文学文艺类的,如果家长非要TA去运动,TA就会非常的痛苦。

正如孩子本来就是一颗苹果的种子,就只会长出苹果,而不会是香蕉草莓。

一粒种子种在土里,在肥沃的土壤和灿烂的阳光的滋润下,不断的汲取营养,就会慢慢的生根发芽,破土而出,开花,结果。这一切都是这颗种子的自我成长过程,我们能提供的只是环境,一块良田。

当然并不是说我们提供了合适的环境之后,就任由它自生自灭不去管。就像有的家长努力拼命的去赚钱,想要给孩子好的生活条件,好的教学环境,但这过程中就没有给到孩子一些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甚至对孩子的教育总是打骂、批评,压制的,你觉得这颗种子能长好吗?

相反如果这颗种子能在一个好的生长环境,然后不断的被滋养,包括父母,身边的人对TA的鼓励,肯定,相信一定会开出灿烂的花朵,结出丰硕的成果。

因此,当我们明白孩子不是一张白纸,而是一颗种子的时候,你是不是就没那么焦虑呢?因为你无法改变种子本来的属性。就像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它不会长出,其他东西来,但我们可以通过正确的方式去让瓜长成更好的瓜,豆长成更优质的豆。

当你明白孩子不是一张白纸,而是一颗种子的时候,你是不是就会没那么焦虑,因为这颗种子它终究会是它本来的样子,而我们能做的就是持续地供给养分。

除此之外,我们还需要不断的给孩子种种子。因为你真正能留给孩子的不是物质,是思想,是你陪伴孩子的过程中传递给TA的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是永不磨灭的思想。

那到底什么是种子呢?心理学家说:那些未曾被你觉知的东西,终将成为你的命运。

意思就是说那些不被觉知的东西,而种子指的就是潜意识。

父母在孩子幼年时期对TA 的影响,是植入孩子的潜意识的,这些潜意识里的东西会形成孩子的性格,而性格决定命运。

尤其孩子在七岁之前,所有的潜意识都是敞开的,大人说的那些话,做的那些事,表现出来的那些表情,和孩子的那些互动,都会装进孩子的潜意识里。

所以你想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就给予TA什么样的肥料和水份。而这些好的养料,水份就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传递给孩子的好的思想,好的习惯。通过我们自己的行动去做给孩子们看,做我们所讲,讲我们所做,孩子才能更好的去理解,吸收,也更愿意去听取我们教导。

星期二的早上,孩子要穿班服进行班级文化展示,孩子爸爸看到她那皱巴巴的衣服就拿起了熨斗把衣服给烫得很平整,然后他问孩子,是现在烫平了的这件衣服好看还是刚刚皱巴巴的好看。女儿回答,烫好了这件好看。爸爸继续问,如果你的同学穿得皱巴巴的衣服你有什么感受。女儿回答:邋邋遢遢的。那你要做邋邋遢遢的人吗?女儿回答:不要。

从这件事我们可以看出爸爸把过程和结果都呈现给了孩子,并没有太多的说教,孩子自会选择判断想要什么样的结果。这就是给孩子施肥浇的过程,给孩子种下一颗爱整洁的种子。

前两天晚上跟孩子散步的时候,她突然问我:妈妈,你想不想当明星啊?明星有好多人找她签名的。我想了想说我想当一位名人。她问:什么是名人。我解释道:名人就是在社会上有一定影响力,对社会有贡献有帮助的人。而明星不一定是,明星可能因为他TA长得好看,又或者他有某些过人的才艺,比如唱歌特别好听,演戏演得特别好。最后我问:你希望成为什么样的人呢?谈话间我给孩子种下了一颗理想的种子,长大后她要成为什么样的人。

当你把孩子当作一颗种子,并清楚明白你能做就是不断给到TA正确的思想观念,而不是不断的改变TA时,你就不会那么焦虑了。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