尝试周报输出的第一周,练习题。
上周认识了资源达人、运营老司机、输出狂魔苏苏,加深理解了输出倒逼输入的观点。于是顺应自然规律,加入了苏苏的日报输出大军,保持两日出一报的频率。
在日报大军中,达成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不良记录成就,不愧是我。
下周开始要负责日报组打卡查勤,以懒治懒,妙啊~
看了一下前几天的日报,出现频率最高的是网课和阅读,勉强还算满意,及格线擦边球。不过实际感觉到自己还是太拖沓。我总是习惯性的把事情拖到截止线,没有计划性,毫无时间管理,所以总是在极短的时间突击完成任务,导致输出的质量偏低,总是做不出满意的作品,只能是还行,就这样吧,用及格线敷衍自己。
我这个人是颇有些小聪明的,拍照剪视频写文章都还可以,偶尔几次还能被老师当做典型作品拿来讲解一番,但还是做不到最好,因为还可以和有诚意的作品是有区别的。
之前总想着多数人做的都不行,我做的还可以就很好了,其实不是,只是我给自己偷懒的借口。做到还可以很简单,做到好却不容易。
这周专题片制作课留的拍纪录片作业,我图省事,用去年出去玩拍的素材混剪了一个旅行纪录片,剪出来效果还不错,但只有拍摄和剪辑技巧,没什么实在内涵,老师问到创作思路时候我有点为难。
反而是其他的同学,作品剪出来效果或许不好,但是能看出来很有诚意。有跟拍环卫工人的人物纪实,有去拍广场舞的人群特征纪录,有用延时纪录季节天气变化的,还有无人机加摄影拍了一周的城市纪录;看完他们的作品,我感觉到技巧才是最不重要的,无论最后呈现的效果怎样,他们都很好的表达出了创作思路和情感。这也给我上了一课,投机取巧的行为要不得。
出来混总是要还的,看着从小到大的闺蜜考上了211研究生,初中时候的好姐妹即将央美毕业,大学的好友驾照师资四级计算机证书在手,没考上大学的同学也陆续结婚工作,准备都是他们的,我还什么都没有。不过我知道逝去的已经于事无补,做好准备继续出发的才是正道。
即将面临毕业,心态确实和从前不一样,开始对未来迷茫,有点焦虑,又充满幻想。胜在年轻,即便是面对未知,也有向前挑战的激情和胆量。疫情打乱了我的计划,又给了我更多的时间去思考,去规划更详细更适合我的计划。
马太效应告诉我们,人只有变得更好或者变得更差两种选择,如果对现在的自己不满意,就要做出行动来改变。改变可能是从一个日报,或者一篇周报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