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门的小同事,一直到公司都很早,报表出的也很及时,要知道实时的数据可以分公司每日经营的参考指标,他们9点上班,那9点前数据最好能发出来。
但最近三天,小同事突然一改作风,卡着点9点才到,还整天睡不醒的样子。
周三:
“数据体系做完了吗,之前说中午给我的”。
“啊,不好意思,我忘了,现在做”。
周四:
“对了,领导邮件让你对一下礼品的数量,你回复啦?”
“啊,我赶紧去数”
周五:
“你……,算了”
其实,这时候我已经没耐心了。我知道这一阵他和几个同事下班总是一起打牌,但打牌再沉迷,也不应该影响工作。看着他又恍恍惚惚的,我打算善意的提醒一下他的状态。
还没说,他忽然转向我,不好意思地问道“你有治疗失眠的好方子吗”,我很疑惑,怎么忽然问起这个问题,“我家老人倒是失眠,我问过医生,没事,不用特意治疗”,我回复到。
“其实”,他有些犹豫“这两天我失眠,每次都凌晨三四点才能睡,这几天我试过跑步、看电影、听音乐各种方式都不行,我感觉有些受不住了。
我这才突然了解,原来他这几天的不在状态不是因为沉迷打牌,而是睡眠出现了问题。
“那你怎么不赶紧请个假,报表可以让我帮你出呀,你这眼都快成兔子了”。
“这不不想麻烦其他人,想着应该能撑过去,等周末再说”。
下午,我还是强制他请了假,一个人每天只睡3小时还要面对报表这种消耗精神的工作,肯定撑得难受。与此同时,我内心又有些悔恨,我竟然直觉性地就误解了他人,仅凭一个现象,就独断的作了评价。
再仔细思考,生活中,我们是否会仅凭网络的一段爆料就轻易地给他人下了结论,或者仅凭一时地表现,就对身边人盖棺定论了呢?而我们的结论又是否真的是正确的呢?
《吕氏春秋》里有一段故事,讲有次孔子受困于陈国、蔡国一带的地区,七天时间一粒米也没尝过。
有一天中午,他的第子颜回讨来一些米煮稀饭。饭快要熟的时候,孔子看见颜回居然用手抓取锅中的饭吃。
孔子故意装作没有看见,当颜回进来请孔子吃饭时,孔子站起来说:刚才孟李祖先告诉我,食物要先献给尊长才能进食,岂可自己先吃呢?
颜回一听,连忙解释说:「夫子误会了,刚才我是因看见有煤灰掉到锅中,所以把弄脏的饭粒拿起来吃了。
孔子这才叹息道:人可信的是眼睛,而眼睛也有不可靠的时候,所可依靠的是心,但心也有不足靠的时候。
我们都说耳听为虚,但有时眼见也不一定为实,当我们对一个人下结论时,真的是全面了解过情况了吗?还是仅靠一个面,甚至一个点,就做出了自己的判断。
当错误的标签形成,我们有色眼镜已经戴上,那无论日后任何事情,我们可能都会下意识浮现出这个标签,而这,就是偏见的形成。
你以为的你,你以为的他,真正的你;他以为的他,他以为的你,真正的他。交往何须如此麻烦,多耐心的询问一句,我们距离偏执就会远一点。
记住,我们对话的应该是“真正的他”,而不是“我们眼里的他”。
我是张严心,谨以此事提醒自己,对人对事要坦诚,不要独断。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