馄饨单看有仙气,但其实它很民间,透着股小日子的舒缓与亲切。
吃馄饨,倒像是不为吃,不为果腹,单是为了消磨时间。那柔软轻盈的时间啊!
每天晚上,出门散步,总会路过一些小吃店,看一小圈一小圈的人影子,在朦朦夜色下,那是他们在消受着一小碗的馄饨。三两个小友或家人,半围在小方桌上,白碗里升腾着蒙蒙白气,小白瓷的勺子在碗里荡起小桨。看着,就觉得他们是安逸而幸福的。路过,被感染着,也觉得自己小幸福着,幸福在浅浅的小日子里。
有一年,新识一个女友,她人泼辣辣的热情,被传染着,我也热情起来。结果热情过了头,才处个两三回,我竟忽然动情到邀她一起去吃馄饨。话出口,心里就后悔,其实我们的友情还没有发展到可以一起去吃素淡的馄饨。
古人说,君子之交淡如水。我以为,到了如水的阶段,一定是剔除了逢迎、虚荣、显赫、巴结,剔除了一切俗世的浑浊念头,到最后,只剩下水一般澄澈的两颗心,相互辉映。这样的君子之交,一定少不了岁月在其中充当催化剂的作用。在如水之前,也许还曾有过奢华盛筵,有过美酒酽茶,到最后,澹泊了,从容了,如水了。
当友情可以蔓延到一张小木桌上,可以共享两碗小馄饨的时候,那样的友情一定是温厚烂熟的了,烂熟在岁月里。苏东坡贬谪在黄州,写打油诗《猪肉颂》:“净洗锅,少著水,柴头罨烟焰不起。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时他自美。黄州好猪肉,价贱如泥土。贵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早晨起来打两碗,饱得自家君莫管。”这样的东坡肉,其实是文火煨出来的。慢慢煨,不急也不催,肉的香和美会自己散发出来。东坡真是个会过小日子的人!而这样的小日子里,那些小场景小细节,无不透露着生活的智慧。世间人事莫不如此,在岁月变迁里,纯真的自会沉下去被留存,虚妄的终会浮上来被丢弃。
不论是朋友,还是情侣,当他们可以一起去吃一碗小馄饨时,我知道,这两个人,一定像两条铁轨穿越荒原,穿越绵延的时间,完成了完美的的对接。不需要再用大餐讨好对方了,不需要再用华筵来显摆自己了,两个人,袒露给对方的是最真实最平民的一面:我们是小人物,我们过小日子,我们一起吃一碗养胃的小馄饨。
一直以为馄饨难包,所以给家人准备早餐或宵夜,一直都是包饺子。包好放在冰箱里,冻得硬硬的,整整齐齐的,端出来像兵马俑一样巍然有兵气。上次去菜市场买饺子皮,顺路打听了馄饨的包法,竟比饺子还要容易。回来就包,包了几大碟子,看它们一片片挤挨在碟子里,像晓色下的白菊盛开,又像穿白裙子的女儿。那一个午后,没看书,也没写文字,就是包了几大碟子的馄饨,可是一样觉得时光曼妙令人可喜。
我喜欢的,其实还是这样烟火亲切的小日子,一粥一饭,自己料理。自己是自己的王后,自己也是自己的奴仆。
抬头看戏,不如低头过好自己的小日子。闲暇时,给自己煮一碗小馄饨,就着暮色,暖暖吃下去。觉得这是正适合自己尺寸的小日子,是S码的,但是一样澹泊,笃定,从容,风雨不惊。
能过好小日子的人,是内心有格局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