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在路上”,却很悲伤

四季的交替,生命的轮回,都是自然间生生不息的规律,谁都无法摆脱,一切都在以绝对动态的形式进行着。当你突然有一天哈巴着身体,原地静止,任由自己颓废或者慢节奏的生活时, 你发现已经身不由己,环顾四周,步履匆匆,你不由的开始手心,额头都冒出滴滴汗珠,于是你也开始不情愿的上路,哪怕很无措....

我们一直在路上,却很悲伤....


有一阵子,参加校外的一个比赛,连续三个月,最后一个星期的时间,连学校的课程都没有去上,那一个星期,每天六点多就会起来,做公交一个半小时,晚上都差不多九点多才会回来,再加上自己负责的那一部分做的不是太好,所以不自觉的给自己很多的压力,弄得自己 焦头烂额的。有一天晚上,九点半这样才从工作的地点准备回来,幸好,负责人愿意开车送我们回来,坐在汽车后排的我,望着高速上来来往往的车,色彩斑斓的路灯,突然有了一种漂泊的感觉,仿佛自己是一个无家可归的流浪人,这么大的城市,这么多的车,车上的人一定都在赶着回家吧;自己呢 ,这样想着鼻子一阵酸意,头向上,硬把眼泪给逼了回去,埋怨自己,小孩家家的,才多大,这么会有这样的想法?

是呀,这么会有这样的想法?

前不久和朋友聊天,才知道短短两个月时间,他经历了很多的事情,和女朋友之间的分分离离,最后的结局还是分开了,那一阵子的他,仿佛没有了灵魂,忘记吃饭,走路都有点不稳,身边的人都很担心,相处了六年的女朋友就这么分手了,他说了一句令我很震撼的话:我要好好的赚钱,以后无论女朋友是为了钱和我结婚还是为了我这个人和我在一起,都无所谓,因为钱至少也是我挣的.”突然间,我不知道怎么去接他的话,因为在我的观点里,相爱才会在一起,后来想想,突然之间很赞同他的话,爱情到达一定失落的程度,最能够做的不是拼命的虐待自己,而是尽一切可能不断的提升自己,你会发现以后会遇到更适合自己的人。

朋友说,自从分手之后,就会有一种漂泊无依的感觉,一种流浪的感觉。我想他的这种感觉我也许能够理解,那是一种恐惧,当你慢慢的依靠上或者你大部分的生活重心是为了你在乎的那一个人,那么一旦他抽身而去,你会无所适从,之前,哪怕再辛苦,你知道你为的是什么,有一个在乎你的人,可是,现在一下子没了,那种恐惧会深深的围绕着你,你害怕做一切事情,看电视,看书,看电影,你都害怕,因为担心一不小心想起与对方相挂钩的回忆,让自己麻木在那个时候才是最有效的方法。

刚学习英文的时候,我一直很喜欢一个单词“life”,当时不知道它的意思,但是一眼看上去,就觉得很诗意,很美好,很纯粹的感觉,原来它的意思是“生活”,很有情感的生活着,生活是宁静,安乐的;而是我第一眼见到与之相关的另一个单词的时候,觉得很不好,那个单词叫“lives”,live的复数,意思也是“生活”的意思,但是,相比之下,觉得lives 已经不是很纯粹的生活了,加上了S,使生活多了很多的负担,压的人不能够透气。那个小小的“s”,在现在看来就是这房贷,车贷,已经种种不能负担的奢侈品...

于是我们“在路上”,慢慢的变得很疲累,想要停下脚步,却太过于担心落后与别人。

身边的人忙着挣钱买车,买房,明明一份工作已经挺累人的 了,为了车贷,房贷还得利用闲暇的时间找另外的工作,接接私活;明明想要让自己 停下来,却发现生活不允许。

世界这么大,生活的方式一定不止一种,暂时没有足够的能力买车买房,一步一步来,最害怕的就是操之过急,自己给自己的期许,目标有太大,伤了自己。

“面包会有的,冰箱也会有的”,一切都会有的....

《在路上》里面的主人公萨尔和迪安什么都没有,他们被美国称为“垮掉的一代”,实际上他们更多的需求的是“精神领域”,他们一有借口就横越全国来回奔波,穷困却不失落,他们的旅途更多的是在精神层面。当然那是在20世纪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的经历。但是,现在看来精神的富足有时候远远大于无知层面的富足。

我们内心的恶魂,把这座城市变成了地狱。


“在路上”的我们,停下来,看看世界,听听自己心跳的声音。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