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时间在想读什么书,想着想着也不禁回忆起了自己的读书往事。
记得我养成读书习惯是在小学六年级的时候。学校的门口有一家文具店,面积很小,大约是一个20平米的长方形。店内靠墙的两边是高高的书架,中间一条长桌,桌子上摆着本子和笔之类的文具,墙和长桌之间有两条窄窄的过道,在那里我度过了很多悠闲的时光。
但那时的我看的并不是什么名家巨著,是两册漫画,书名记得不是太清了,好像一本是叫《阿衰》,一本是叫《豌豆》。我一直都觉得那家老板很有生意眼光,他家的书架上只卖这两种漫画,买不起的可以一个人交5毛钱,随便你看多久。我从六年级的时候开始在县城读寄宿学校,县城不大,但我却是举目无亲,再加上也没多少零花钱,所以每逢放假而又不能回家的日子,那家小小书店便成了我的乐园。
虽然现在的我已经记不得那两本漫画上的详细内容,但有一个画面一直存留在我的脑海里,也因此我还依稀记得它们的名字。记得那个画面并是它好笑到令我至今难忘,只是因为我在语文老师的课上回味这个画面的时候,没忍住笑出了声,而这之后发生的事情却是令我终生难忘的。
虽然那会我没理解到读书的意义,但是我却养成了读书的习惯,抱着书一坐一整天也是常事。此后在县城六年多的时光里,我大部分的休息时间也都是陪着书本度过的。所以我到现在也还是很感谢那家老板,感激那时候的贫穷,尽管现在的我依然贫穷。
真正开始读书,是在初中的时候。那时候我们每个人都有一册初中新课标的读本,那是我那段时间的全部财富,所以每本书我都很珍惜,但并不是每本都会去读。我喜欢看小说,喜欢看故事,而冰心奶奶的《繁星·春水》和达尔文的《昆虫记》我至今都没去拜读。我那时最喜欢的两本是《格列佛游记》和《童年》,那时候的我并不懂得理解阿廖沙的苦难,但那种对于苦难的同情却潜移默化地植入了我骨髓里。记得前段时间,看《无问西东》的时候,沈光耀关于真实的解释让我深有感触:“这个世界不缺完美的人,缺的是从内心发出的,真心,正义,无畏,和同情!”于我而言,真心,正义,无畏和同情,大多来自于我的生活环境和初中读本的潜移默化。
初中的时候,除了新课标,我们男生寝室还会经常互借书看,也是那段时间我看了很多书。而看书的时间,往往就是午休和晚自习下课的时间。学校为了保证我们的学习效率,不允许在非周末的休息时间里看课外书,但也正是这条禁令,让我们看了更多的书。
那时候我们为了看书,每个人的床头都配了一个小电灯,可以夹在床上的那种。每当黑暗降临的时候,我们就用被子蒙住头和书本,借着小灯的暗光,贪婪地翻着那些薄薄纸张。记得有一次学校突击检查,我因为反应迟钝,被抓个正着。而刚好那本书是一个大的合订本,除了我在看的内容外,还有一部分是少儿不太宜的内容。当时我就慌了,因为虽然我没看那部分的内容,但我肯定会因为它而出名。于是我就在宿管大爷的房间里苦苦哀求了整整两个小时,宿管大爷才终于没有将我揭发,只是把那本书没收了。
当我终于感受到了,我读的书对我有影响的时候,已经是高中了。而之所以会感受到书的影响力,是因为《红楼梦》。
初读《红楼梦》是在初二,读的是简装白话文版,内容删减得七零八落。而且,我没有读完就把它丢在了一边,而去读了《雾都孤儿》。《红楼梦》在我的思想里,只留下了名著的标签,以至于觉得它的内容都是标签似的刻板。
等到我真的开始读古文版的《红楼梦》的时候,我对它的印象彻底改观了。我惊叹于它宏伟,也惊叹于它的细腻,当然,更多的感情是悲。那时的我虽然并未早恋,但却有过两段不为人知的感情经历。正是内心敏感,感情丰富的年纪,遇到了书中的林黛玉。即使是现在,我也始终认为,《红楼梦》是对我性格影响最大的一本书。我一边哀叹着黛玉,一边不知不觉把自己活成了宝玉,终于在黛玉死去的那一刻,我把《红楼梦》给扔了。于是,第二次读《红楼梦》,我还是没读完。我从来爱书如命,但我真的把它给扔了。也就是从那时候起,我才知道,书对我的影响有多大,那些书已经在无形之中塑造了我的性格。
但也许是初中高中压抑得太久,大学四年,我几乎没读过几本书,这是我大学最大的遗憾。所以现在,每当我想提笔写篇文章的时候,总会莫名其妙地发现,除了小说,除了故事,我已经写不出什么别的文章了。所以,我要读书,要拼命地读,把大学四年的都给补回来。
于是,我思考好久,究竟从什么书开始读。我喜欢《史记》这般的大气磅礴,也喜欢《挪威的森林》这般的轻柔细腻;我想要构建一个独立的历史框架,也想能写出动人的温言软语。读书是一个浩大的工程,需要很好的规划,但在我想好这个规划之前,绝不能停止阅读的脚步。
古人言:“书犹药也,常读之可以医愚。”于我而言,“书犹药也,常读之可以医失眠。”也许到现在,我还是一个迷茫的人,但我知道,读书始终是最好的投资。
所以吧,尽管听从内心去错吧,做对太容易,我们还有大把的时间去做对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