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有一些人,他们平凡,真实,却在我们的生活中留下难以磨灭的痕迹,带给我们感动与思考。就像微光,虽然微弱,却能给人温暖与希望。
在新村乡的新洲村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在纠纷调解中变身“老娘舅”,他们手绘民情地图开展困难群体精准帮扶,发挥专业技能解决千头万绪的基层问题,他们带领村民积极参与基层自治,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乡村治理新格局,他们就是这片热土上的微光。
他们就是新洲村的“第二组长”,他们将理想照进现实,将文明理念种满田间地头,他们将创新理论讲在宅基弄堂,将关心关爱洒遍特殊群体,将垦拓、进取、创新的新村特质写在广袤的土地上。
我是新洲村的一名第二组长,8月初的一天,我们到新洲村的9队,了解到该队两户村民原本是几十年的老邻居、好邻居,但近期因为一些小事而互相置气,近乎上升到肢体冲突甚至要打官司起诉对方。于是我们主动跨前,在充分了解相关情况后,分别走访了两户村名,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劝说双方“低头不见抬头见”,就算对簿公堂分清了对错,几十年的感情也付之东流。经过我们的耐心劝解,矛盾双方冷静下来,最终冰释前嫌,重修于好。
他也是一名第二组长,他说要让庭院变成百姓向往的“新”生活。走进新华里的农家院子,小三园规划有序,花草茂盛、蔬果飘香。作为一名第二组长,为加强村民住宅小三园建设,提升乡村环境颜值,他和村民手把手、面对面讲解花卉植物种养知识,解决村民小三园建设的困惑,积极发动小组内党员开展公共区域绿化认养,带动村民参与环境治理热情。
我们都感叹,以前很怕和老百姓交流,现在每周都要去队里,多次和群众接触后,知道了他们的痛点和堵点在哪,我们的距离更近了,心贴的更紧了,我们的工作更有底气,也更有动力了。
小肩膀,大担当,冲锋在前,不惧风雨,这就是每一名“第二组长”的选择,也是每一名新村人的选择,他们就如那一点点微光,给我们温暖,给我们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