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时开枪杀人的士兵只有15-20%真正开了枪。
死伤大多来源于大炮和手榴弹。心理压力最小。经过训练,反射性开枪,朝鲜战争开枪率是50%。越南战争的开枪率达到90%。
战场上士兵得急性应激性心理创伤的人比较高,而非赞助的人员,比如后勤人员和医疗士兵的心理创伤就很小,因为他们的目的不是去杀人而是去救人。
美军五角大楼操控无人机的作战部队的操控员,一样也会产生心理应激创伤。虽然他们不直接在战场上参加战场杀人,而是像玩儿电子游戏一样杀人,一样血肉模糊的场面会让他们道德压力很强烈。
善良,道德压力,非暴力人的本性。
那么我军多年没有战争,又是独生子女家庭城市城镇化比例越来越高,面对暴力场面的环境又越来越少,怎么样提高我军士兵在战场上的心理素质,有效的射杀敌人,完成赋予的军事任务呢?
团队效应,小组熟人压力。在战场上真正让战士是勇敢的,不是各种高大的理念,道德信仰,而是小组的团队压力。所以冲锋必须是团队一起冲锋,而兵败如山倒也是反映了这种心理状态,你跑,我也跑。
平时提高训练,一个是加强小组的之间的亲密感压力感,这是美军的一个电影里告诉我们的。带教的军官非常坏,从而增加了小组的凝聚力。
第二增加战士战场的下意识反应,遇到什么情况就立即开枪射击,逐渐培养出肌肉记忆。这样的话就可以避免选择性的心理压力,道德的压力减少。
第三,演讲前可以通过看恐怖片,减轻上台后的焦虑。同样,上战场前,让战士们提前体会一下恐怖的电影或者游戏,可能会减少战场恐惧症的发生。
俄亥俄州立大学的神经科学和精神病学家凯瑟琳·布朗洛(Katherine Brownlowe)去年正好对此有过一个详细的介绍 [1],我们正好可以顺便捋一捋急性压力对大脑都有哪些作用。
大脑中负责感到害怕的区域是杏仁核,而我们知道,杏仁核在没有额叶皮质的帮助的时候是不能准确判断真假的,而且杏仁核的反应速度还比额叶皮质快 —— 所以我们看恐怖电影时候感受到的那个恐惧,是真的恐惧。但是,因为额叶皮质总能够反应过来,告诉我们电影是假的、你现在其实很安全,所以我们能比较快地战胜那个恐惧。具体来说,大脑的反应过程是这样的 ——
恐怖画面出现,杏仁核感到害怕,会立即劫持全身各部位的行动,让身体进入“战斗或逃跑”的状态。不过是战是逃还不一定,可能需要进一步的信息,所以人也许是先站在那里不动,相当于是“被吓呆了”。但是这个状态是一样的。
人的心跳和呼吸会加速,以至于会感到有点喘不上气来。这么做是为了增加血液给四肢肌肉的供氧量,增大四肢的力量。
那么作为必要的取舍,流向胃部和消化系统的血液就会减少。这就有可能导致呕吐和大小便失禁,当然呕吐和失禁也可能是因为相关部位的肌肉被放松了,也可能是为了减轻身体的负担。胃部在压力之下的供血不够,这也是为什么长期的慢性压力会让人容易得胃溃疡。
负责压力反应的荷尔蒙,包括皮质醇和肾上腺素,会上升。这有利于这个人保持“战斗或逃跑”的状态。比如在战场上人们常常受伤了也感觉不到疼痛,就是肾上腺素的作用。
人的视觉和听觉会更加灵敏,人的注意力会集中在眼前。这大概就是为什么人初次公开演讲的时候会有四肢僵硬、大脑一片空白的感觉 —— 这种一个人面对一大群人的局面,可不是原始人所擅长的,肯定会感到害怕,他想不起来自己要讲啥,只顾着眼前有这么多人了。
那看恐怖片能改变杏仁核吗?可以 —— 或者至少可以改变杏仁核和额叶皮质之间的连接。我们讲电击老鼠那个实验的时候就说过,电击之前先播放一个声音,老鼠的基底外侧杏仁核就会记住那个声音,下次就算只播放声音不电击,老鼠也会害怕那个声音 —— 这个效果就如同老鼠在看恐怖片。但是如此几次之后,老鼠就学会了,这个声音从此不再带来真的电击了 —— 它的杏仁核也许没变,但是额叶皮质增加了一些通往杏仁核的神经元连接。
所以看恐怖片也许有一种“反脆弱养生法”的作用。而布朗洛则说,看恐怖片可以让我们变得更大胆,能立即就临时提高我们害怕的阈值。她说先看两个小时恐怖片再去演讲,你演讲的时候就不那么害怕了。
1980 年代,神经生理学家本杰明·李贝特(Benjamin Libet)做了一个被传诵至今的经典实验。实验中受试者要做一个简单的动作,比如选择打开还是关上一个开关。科学家使用核磁共振同时观察大脑的活动,发现在受试者意识到自己选择怎么做的几百毫秒甚至几秒之前,他的大脑其实已经做出了选择。这个实验我们在讲《未来简史》的时候说过 [1]。
这个实验似乎证明了人没有自由意志,你的意识只是听大脑的。但是萨波斯基介绍,李贝特本人对这个现象有个更高级的说法。李贝特说,是,你没有决定往哪边按下开关的自由意志 —— 但是,当你的大脑已经做出选择之后,到你切实按下开关之前的那半秒钟之内,你的意识可以决定不按那个开关。你有最后一刻的否决权。
十九世纪西方实行枪决是一队士兵围绕一个犯人来开枪实行。而且这队士兵手中的枪只有一个人拿的实弹,其他人用的都是空弹。这样所有参与行刑的士兵就不知道谁拿了实弹,也就以为自己不是刽子手,来安慰自己不安的良心。所以哪怕是执行任务,人其实也不愿意成为杀戮武器而去杀人。
使命的召唤,也是另一个让战士们勇敢的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