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于吃饭的要求很低,不怎么挑食,小时候,家里穷,大部分时间喝玉米粥,可是我却能吃得胖乎乎的,邻居整天拿我教育自己家的孩子,你瞧人家吃得不好,还那么胖。长大也是如此,很少挑食,除非遇到心事,才会出现食之无味的感觉。
一般情况下,我都是在家煮饭吃,对于外面饭店的饭我会担心用菜的油是否健康,菜是否干净,于是这些担心叠加在一起让我很少在外面吃饭。有时在想如果这些担心真得实现真有一种买罪受的感觉。
可有时做饭做腻了,想换下口味,不得不带上家人到馆子吃一顿。就当拿钱买个饱 ,至于营养方面就另当别论了。
可有时候在外面吃饭还真得有别的目的,这不前段时间看到路口开了一家写着:老开封烩面。开封,生活了三年的地方。开封的小吃也算有名的,记忆中一个春卷外面烙得金黄,里面夹着菜就变成外脆里香的可口的食物,十来年过去了我想起开封的春卷口水还是想垂涎欲滴。开封的胡辣汤、豆腐花、带有鹌鹑米粉等等这些小吃也好大吃也好一股脑的在我脑海中过了一遍。没想到在深圳竟然能遇到开封的饭菜,怎么能少了我这个食客。
第二天我带着儿子就径直来到所谓这家开封的饭店。微胖的老板娘涂着大红的口红,脸上擦了一层厚厚的白粉,难不成这就是现在的开封越来越时尚了,记得那时的开封个个慢慢悠悠上班,骑个电动车穿梭在大街小巷就能养活一家人,没事的人们支个纸牌摊儿外面再围一圈人,有钱的没钱的全混在一起乐呵乐呵 ,那时我们这些年轻人评判:这就是皇城根下的人们的安逸的思想,这里只适合养老。那时的开封没几个涂脂抹粉的人,所以现在我根本不了解开封,曾经因为从开封的东郊跑到西郊,去过开封最热闹的鼓楼也去过一望不到边的菊园,我曾信誓旦旦我熟悉开封的每个角落,可是现在我离开它十多年,人的质变没有发生多少,但量变让人快有些面目全非,开封也许已不是当初的开封。
我想问下老板娘开封的情况,可是看她的样子还是欲言又止,一切这餐饭会告诉我答案。以烩面出名的开封,我和儿子各点了一份烩面。热腾腾的烩面端到面前,刚吃了一口觉得不是这个味,开封的烩面有嚼劲,几条豆丝,加上羊杂的老汤吃起来油而不腻,肉稣中带着香,一碗烩面是一碗实实在在的营养面。可面前的烩面,全部摧毁我的味蕾,再也不想吃第二口,想着我的打水漂的钱,这疫情下钱更珍贵,于是闭着眼睛吃了第三口。儿子悄悄地对我说,下次再也不来了,好难吃。于是我怀疑这家店是不是冒牌货,再也吃不下第四口,拉着儿子就走,不吃了,我一直都想呕,不挑食的我还真得仅仅对食材第一次挑食。
走到路上我和儿子还在评论着那家店如何不好吃。疫情下挣钱不容易,我浪费了钱,但又有点放心,它似乎在提醒我至少开封变了点,但愿往好的地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