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想生:知行合一的“知”是良知,不是知识

首先来说什么是知行合一?知行合一,我们现在大家都知道它是良知,良知和行动合一,这叫知行合一。它不是知识,因为通常的理解,知行合一就是知道做到,就是知道做到这叫知行合一,但这是错的。因为王阳明他说的这个“知”是良知,从他一开始教导知行合一,这个“知”就是良知,所以他的学说也叫致良知。现在有的机构不就叫致良知机构,他不是致知识,是致良知,所以致良知,在王阳明这个地方,在圣人之道当中,知行合一是什么?你的行动要和良知合一,不是行动和知识合一。

知识和良知的区别在哪?我们先来说良知是什么?就是王阳明反复强调的,良知它是造化的精灵,它生天生地、成鬼成帝,万物皆从此出,真是与物无对。良知是本体的妙用,它是我们那个看不见的,那个“心”它的用处,看不见的那个“心”不是心脏的心,这个心就是一心三藏的“心”。无形无相、无声无色,但是它又朗照一切,它又孕育万物,就是即空即色,即色即空的这么个存在。“心”它显化了一切,就是良知显化了一切,心外无物就是良知之外无物,就是良知是造化的精灵,它生天生地、成鬼成帝,万物皆从此出,那不就是良知它创造了一切,良知它没有二元对立,它没有分别心,它既创造穷,也创造富,既创造好,也创造坏,既创造高,也创造低,是我们在二元对立。它没有,它只是创造着,只是创造着,或者存在着,只是存在着,这是良知。

它跟知识无关,不是说你知识越多,你就良知越光明,明白吗?不是说你知识越多,你就良知越光明,这是完全相反的,知识多反而会形成所知障,我们在上堂课也讲到了所知障,所知障就是认知对你形成的障碍,障碍你这一生,障碍你这一生能够过得好,障碍你这一生能够自在、圆满,这叫所知障。可是我们都在学知识,还误以为知行合一的“知”就是知识,这个地方跟大家再强调一下,知行合一的“知”是良知,不是知识,所以不是你学的东西多,你掌握的知识、技能越多,你就良知越光明,它完全相反的,你掌握的知识、技能越多,反而可能会让你良知越来越不光明。

——节选自《圣人之学》第13集第19集之知行合一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