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脱不花与李笑来的《长谈》,主要谈论如何“无痛退出坏习惯”,其中有一个方法,就是“设计一个咒语”,比如“我是一个不抽烟的人”“我是一个每天都要健身的人”,大声说出来,特别在犹豫或纠结的时候,说给自己听。说着说着,自己就信了。李笑来也说过自己做老师的时候,很多时候本来对学生“循循善诱”,结果可能学生没做到,自己倒是不知不觉做到了。
想想还真是这样呢!平心而论,教师团队的道德素养常常是高于其他职业人群的。可能我这么说,很多人会从鼻孔里发出一声冷哼。但是,偶尔出现的“败类”特别容易激起“民愤”,这也不正好从侧面证明了这一点吗?
那么,教师的素养,肯定这一职业的社会期待、自我界定有关,而另外是不是跟我们经常在讲台上摇头晃脑地讲大道理有关:你们应该这样,不应该那样,我们应该做一个好公民、好孩子……时间长了,我们自己被自己“洗脑”了。
我们是被自己的语言改造着的,我们也被自己时刻“教育”着。
帕克 帕尔默说:好的教学来自自身认同与自身完整。我们自己真正相信的东西,我们如此去说,也如此去做,这就是好的教育。
我觉得这话还有后一句:而我们去相信,去说,去做的,也“教育”了我们自己。
教育者也必将被教育,这也是教育中的一环。